进入宋代以来,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劳动人口激增、垦田面积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和专业性农业、多种经营的展开等方面。首先,从劳动人口的增加来看。宋代人口增长很快,到北宋末年已经达到1.2亿左右,约是唐代人口的两倍。劳动人口也相应地增加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其次,由于劳动人口的激增,宋代的垦田面积也扩大了。宋真宗时登记在册的土地有500万顷以上;宋神宗、徽宗时垦田至少在700万至750万顷之间,比唐代垦田高出越300万顷以上,有可能是唐代垦田的两倍。再次,从单位面积产量看,宋代一般亩产量为2石,是唐代的最高产量;宋代两浙路亩产量达到5~6石或6~7石,是唐代亩产量的两三倍,战国时期的4~5倍以上。复次,宋代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业化成为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的突出标志。宋代农业中出现了茶叶、蚕桑、甘蔗、蔬菜、杉楮等生产的专业化,并走上了发展商品性农业的道路,这在此前的历史上所未有,意义重大。最后,在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和发展的持续性方面,宋代也表现的较为突出。唐代从贞观初期到开元天宝之际经历了近130年,人口由1500万发展到6000万,垦田400~500万顷;而宋代从建国初期到宋神宗末年110~120年间,人口由1500万发展到8000~9000万,垦田达到700万顷以上,则宋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唐代。在农业生产发展的持续性方面,汉、唐、明等诸代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后都不免衰落;宋代虽然有起伏,呈现波浪式发展,但基本上是发展的。[8]
唐宋农业生产的发展,可以提供较多的剩余产品投放市场,推动了粮食的商品化。唐代文献中即多有农户将剩余小麦投放市场的记载。[9]宋代的粮食商品化程度较唐代又有提高,不仅一改"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10]的状况,而且远距离的粮食贸易较为普遍,商业资本投资于粮食贩运的情况较多。全汉升先生全面分析了南宋时期稻米生产与贸易的状况,从粮食贸易的发达推断当时交换经济的势力已经非常雄厚。[11]日本学者斯波义信则指出,宋代的粮食已是商人大量、长途贩运的重要商品,并开始形成全国性市场。[12]龙登高博士详细考察了东南地区商品粮的远距离贸易情况,有助于我们对此问题有较为正确的认识。龙登高的研究结果表明,北宋时,两浙、江东、江西粮食大量由汴河北上运抵汴京。南宋时,东南商品粮输出地主要是江西和浙西,并多在东南内部流通,输入则远大于输出。浙东与福建食米输入来自浙西和广南,长江中游的荆湖与江西的粮食供给建康、徽州、池州等江东州府,也有一部分输入临安府及浙西。[13]但也有学者指出宋代粮食贸易的发展没有达到使自然经济近于匿迹的水平,与西方认为的"近世"的水平也有不少差距。其根据在于粮食的生产方式是传统的,以地区分工为特征的专业化的粮食生产方式尚未出现;常年跨地区的粮食长途贩运很少,粮食贸易多发生于灾荒年份,带有投机性质;没有形成农产品与手工业品之间的交换关系。[14]但我们认为,在传统的生产方式条件下也可以通过精耕细作,提高生产技术而增加粮食产量,从而提高粮食商品化程度。粮食商品贸易带投机性质且多发生于灾荒年份实是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有情况。以地区分工为特征的专业化生产方式直至今天仍没有全面展开,充分发展,遑论宋代。此说似有用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标准去衡量宋代粮食生产、贸易情况之嫌。因此,我们仍可推断,唐宋时大量粮食投放市场,可以满足茶农的粮食需求,对发展茶叶生产十分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