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公布了一份复检报告,而这份普通的报告却引起全国媒体和乳品行业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份报告背后直指本月初高培奶粉所涉“缺碘门”事件。细究此份报告,送检产品高培360° 1段配方奶粉“元凶”碘含量,监测结果为67.3ug/100g约等于3.2ug/100kj,完全符合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强制性标准。
在权威部门的数据支持下,所谓的高培奶粉“缺碘门”事件不攻自破。正如北京一位妈妈在自己的新浪微博写道:事实证明高培奶粉确实没有问题,心头的石头终于落下来,宝宝以后有口粮了。
根据相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品牌奶粉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达65%,高端市场的占有率更高达90%。因此,我国质检部门也加大了对洋品牌奶粉的监测力度和频次,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微量元素含量。但是各国婴幼儿体质和区域不同,所以各国奶粉标准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也有细微差别。
不过,为什么一个经新西兰国家食品安全局和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的产品,会在中国市场的抽检中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了相关行业专家,据专家介绍,奶粉中的碘元素为微量元素,含量极少且非常不稳定,所以碘元素的检测是一个非常精密和复杂的工作。检测方法、采样点的不同,将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新西兰国家实验室采用国际通用的电离耦合质谱法(ICP-MS)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对样品前处理温度较低,而中国国家标准采用的气相色谱检测法对样品前处理需要高温处理,可能对单体的矿物质损失大,从而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
不过通过此次事件,中方和新西兰方深入了解了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和监测体制,并表示要更专注中国市场,加强研发投入,使高培奶粉更加符合中国标准,坚决保证每一罐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奶粉都是优质合格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