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农药的废料,竟变成制造盐的原料。14000吨含农药成分的工业盐流入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等12个省。经过黑心商贩之手,部分流入百姓餐桌。网友们感叹道:连每天都要食用的调味料食盐都被“投毒”了,国人的餐桌上有什么可以让民众放心吃?那么这种农药毒盐对人体到底有什么危害?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辨别真假食盐?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草甘膦是孟山都公司生产的除草剂。此次"农药废渣盐"即是将草甘膦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氯化钠结晶再利用,冒充食用盐。草甘膦尽管低毒,终究是农药,不允许在食盐中存在,而且生产过程中氯化钠等重金属残留在所难免,重金属在人体会蓄积,长期食用这种盐,会对人体产生潜在的慢性危害。已有文献报道农妇喝100毫升草甘膦后中毒,另外其大量使用,会降低果树抗病能力,果实品质下降,除草剂的使用并非多多益善。因此在使用宣传上,不应该一味强调草甘膦低毒,应该科学施用农药。但目前中国仍是草甘膦第一大生产国和使用国。
朱毅同时提醒各位网友,路边小吃可能具有双重危险,一是含地沟油,二可能使用农药废渣盐,因此应避免在不卫生的餐饮场所就餐。
流向省份
来自海天盐化的数据显示,这些毒盐流入江苏、安徽、河南、江西、山东等12个省。除了安徽以外,还不清楚在其他11个省,这些毒盐是否流入餐桌。
“废渣盐”类似奶中“三聚氰胺”
经中国农业大学分析与环境毒理实验室检验,“农药废渣盐”中的农药“草甘膦”含量高达55毫克/公斤,类似于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明显高于美国、欧盟、日本农产品贸易每公斤20毫克的安全标准。安徽阜阳目前未发现因食用“农药废渣盐”而产生的病例,但有专家认为可能会有潜在性危害。
草甘磷是什么
草甘膦属低毒除草剂,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300毫克/公斤,兔急性经皮LD50>5000毫克/公斤。对兔眼睛和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和刺激作用。草甘膦在动物体内不蓄积。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对鱼和水生生物毒性较低;对蜜蜂和鸟类无毒害;对天敌及有益生物较安全。纯品为白色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25摄氏度时)。对人畜毒性低。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4320毫克/公斤,家兔经皮LD50>7940毫克/公斤。对鱼低毒。
如何鉴别食用盐和工业盐
食用盐与工业用盐有4点区别:
结构上,食用盐是较纯净的氯化钠;工业用盐中除含有氯化钠之外,还有亚硝酸钠等。
性质上,食用盐性质较稳定,水溶液呈中性;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在干燥条件下较为稳定,但能缓慢吸收氧而氧化成硝酸钠,水溶液呈碱性。
外观上,食用盐含碘,质白,呈细沙状,水分极少,用手揉捏时不会有凝结感;工业用盐不含碘,色泽灰暗,外形多为颗粒状,用手抓呈团状,不易松散,水分含量大;
味道上,食用盐咸味较重;亚硝酸钠略有咸味,食用时靠味觉难以分辨。
如何鉴别小包装食盐的真假呢?
看包装袋有没有折痕。真盐包装袋两侧平滑无折痕,假盐包装袋两侧折痕;
看编号是否重号,如果发现有两包或以上的小包装盐编号重号,即为假盐;
看防伪标识,这些标识都是放在固定贴在包装膜夹层的一个位置。可拿几包盐对比,如发现防伪标识有偏差,即为假盐;
看封口,小包装的封口处压纹线条清晰,用手指触摸有明显的凸凹感的是正品,否则为假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