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邓晶龙 丰收的年景本是农民们最盼望的,可对黑龙江五常市的稻农们来说,丰收的喜悦却被“为人做嫁衣”的郁闷取代。根据新华社记者的调查,随着五常大米享誉全国,米价动辄四五十元一斤,有种抗氧化有机米更是卖出了每斤199元的天价。可辛辛苦苦种出优质水稻的农民,卖给加工企业的大米每斤竟然不到2元!也就是说,一斤199元的天价大米,稻农只拿到了1%的价格,剩下的“暴利”全归属于加工和流通环节。
对普通人来说,看到这则新闻的第一个反应恐怕是大米身价日益“生猛”,都快赶上“奢侈品”了,什么样的大米能卖到一斤199元的天价?更为关键的是,卖出天价的大米,在农民卖给加工企业时只有2元。从2元的收购价到199元的市场零售价,中间暴利被谁赚走了?这样的暴利模式正常吗?
根据记者调查,加工企业以2元的低价把水稻收去,“一扒皮”就卖10元甚至几十元一斤。五常市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姜大伟说,企业包装即使按包装最好的199元一斤的大米,包装成本占不到价格的二十分之一。加工费稍多一点,也达不到十分之一。粗粗一算,粮食加工企业获得十倍乃至几十倍的暴利,只不过是家常便饭而已。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有人惊叹于大米加工企业的暴利,有人为稻农在整个产业链上的低分配而愤愤不平。值得深思的是,绿色农业如今大行其道,这样的大米定价有何依据,企业是否可以漫天要价?同时,在这样的高附加值产业中,农民应该享有多少收益,谁来保护农民们的权益?
说到大米,普通消费者感受最深的,恐怕是市场上各种层出不穷的大米新概念。随便去哪个超市,从生态稻、原乡稻到珍珠米、玄岩米、矿泉米、火山石板米、维他米,各种概念让人眼花缭乱,反正只要概念新,身价就会翻几番。问题是,对无公害、有机等绿色农业,国家有严格限定,比如有机大米,要求必须“纯天然”,不能人工添加农药和化肥。而对其他新概念大米,国家并无明确要求,多是企业自己以“营养”“原生态”等噱头吸引消费者,但其真实性无法监管,企业自然可以随意定价。
而且,即便是有机大米,其定价似乎也没有标准。像五常的有机大米,零售单价从四五十元到199元不等,可如果水稻收购价都是2元一斤,不知企业在加工过程中施了什么“魔法”,能让上市的大米身价差距如此之大。可以想象,企业后期的广告包装和营销才是市场制胜的关键,这也是那么多大米企业热衷于包装新概念的原因。但对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天价大米是否涉嫌过度或不实宣传甚至消费欺诈?对这样靠包装概念卖天价的行为,有关监管部门似乎不该坐视不理。
至于说五常稻农在整个产业链里的收益过低,关键在于当地水稻产业基本上是订单农业,订单水稻超过9成。这种模式最开始是为了保证农民卖粮不愁,可实际运行起来,却成了稻农卖高价的“束缚”。客观而言,粮食企业承担了加工、包装、宣传、营销、物流配送等成本,投入多自然应该分享利润链条中的大头。问题是,稻农压根没有分享到有机大米价格攀升的成果。这显然不符合市场的规律。其中的主要原因,固然与稻农们个体作战,缺乏整体的市场议价能力有关。
应该说,发展绿色农业,不仅需要把当地的农产品打出品牌,扶植龙头粮食企业做大做强,更应该直接有助于农民增收。在农民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博弈中,地方政府不能缺位,不能只看利润大户企业的需求,也应帮助缺乏话语权的农民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
毕竟,让农民分享绿色农业的高附加值,才是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具体到五常大米而言,让稻农们的收入与大米的市场价格挂钩,才能保证有机大米的生产环境和质量,才能让加工企业的包装和营销有利可图。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