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称“无法检测”,监管空白令人忧
记者在两家农贸市场先后买了两批“注胶虾”样品,试图找相关检测机构检测注入虾体内的“透明物质”为何物,但多家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都称“无法检测”,要有明确的检测项目和目的,才能做检测,否则没有目标和标准,“不知从何下手”。
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王硕说,目前急需权威机构对注入虾体的透明物质进行检测,给公众一个“真相”。“如是食用明胶,可检测其胶原蛋白的含量,如是工业用明胶,可检测其重金属是否超标。”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网上对“注胶虾”的关注度很高,网友的议论和质疑也很多,但天津的相关监管部门却显得很无奈。一个小小的“注胶虾”,涉及多个监管部门。质监、工商、卫生及农业主管部门等部门分别监管食品从产到销的不同环节,难以迅速确定问题发生的环节,有效治理。
记者先后致电多个部门要求采访,要么被告知“不了解情况”,要么称“不归自己管”。甚至,同一个单位的两个部门之间,也多次互推责任。
专家认为,“注胶虾”治理之困,暴露了当前我国食品监管的机制之困:多头管理,职责分工不太明晰,导致出现监管盲区,应加大问责机制的建立,不作为应受到追究。 据新华社
一台水泵、几根塑料管配上改装喷枪三个小贩一上午造350斤“注胶虾”
市民在市场中购买到疑似注胶的大虾,但因为缺少确凿证据,消费者往往不了了之。不过去年9月份,天津工商宁河分局根据群众举报,在宁河县潘庄镇205国道地段查获一个专门给虾注胶的黑窝点,查获“注胶虾”350斤以及大量原料和全套造假工具。
“这三个小贩公然在旅店院内的自来水管旁给虾注胶,整个过程毫不避人,所以才会被群众发现,并立刻举报到工商部门。”工商宁河分局潘庄工商所副所长石俊伟介绍说。执法人员当场查扣7箱共350斤注胶养殖虾。 石俊伟副所长根据现场调查掌握的情况还原了不法商贩造假的过程。在注胶之前,不法商贩从市场上以每斤17元-20元的价格收购大批养殖虾,然后就开始注胶工序。首先,把小袋的保鲜剂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溶解在温水里;然后,把水泵的进水口放进溶解“胶水”中,开动水泵,在水泵的压力下,“胶水”通过塑料管被压到喷枪中;接下来,把喷枪上的针头刺入虾头,按压喷枪的开关,“胶水”很快就被注入虾头中,等“胶水”在虾头中冷却固化后,就可以销售了。当天执法人员查扣的350斤“注胶虾”,是这三个小贩一上午的“战斗成果”,据估算,这350斤“注胶虾”中的“胶水”有40多斤。如果按照每斤虾售价18元计算,这些虾注胶后,立马“升值”了700多元。 (据《城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