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今日在发布三季度经济数据时,就9月份CPI的上涨做出了解读。他表示,新涨价的因素占到9月份CPI同比涨幅的64%,新涨价因素中食品和居住价格的上涨贡献最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盛来运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盛来运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有关“央行前几日加息让大家有一个疑问,是否意味着CPI数据对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和通胀预期的控制面临严峻形势,等不到CPI由高转低的拐点了?”的问题时表示,9月份的CPI同比是上涨3.6%,环比上涨0.6%,这是在上个月CPI达到3.5%以后又出现了同比和环比涨幅上升的现象。分析9月份CPI的上涨,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原因还是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翘尾因素的影响。9月份CPI的翘尾因素,由于去年的CPI是前低后高,对今年产生的翘尾影响是1.3个百分点,占同比涨幅的36%。第二方面,新涨价的因素。这部分是占到CPI同比涨幅的64%。与上个月相比,大家可以看到,翘尾因素的影响略有下降,但是新涨价因素的影响略有扩大。新涨价因素的影响主要来源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和居住价格的上涨,这两个因素贡献了90%。
在9月份由于自然条件不利影响,部分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蔬菜价格同比上涨了18%,肉禽的价格同比上涨了5.4%,粮食的价格同比上涨了12.1%,这些食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CPI同比的上涨。食品价格的上涨,特别是部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促进农民增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也确实需要高度关注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阶层的人群产生的影响。
对于如何看待价格后期的走势的问题,盛来运两点解读。一是国际大宗产品的价格,这段时间美元贬值刺激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国内的生产会产生一定的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二是劳动力成本一定程度的上涨,还有国内一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假如企业技术创新步伐跟不上劳动生产成本上涨的步伐,那么一部分产品的劳动力成本有可能会向后续的产业传导。
对于影响影响价格下行的因素问题,盛来运表示,一是粮食,今年初步预计秋粮增产较多,粮食再获丰收。粮食的增产一定程度上为保持粮价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绝大多数的工业品供过于求,这样一种基本面没有改变。三是翘尾因素的影响,后几个月还是逐渐走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后三个月的价格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