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称,菜价“降温”,但真正卖价低于1元的品种屈指可数,有的菜价仍贵,超市卷心菜卖价4.99元。
农户亏、市民喊、商贩难、跟风种……蔬菜流通中到底陷入了怎样的怪圈?专家建议,农超对接,抱团发展;对蔬菜应采取“保护价”;消除流通环节的权力寻租;建立储备菜制度,以及事先做好市场预测,以避免菜价的非正常波动和菜农与买菜者两头叫苦……
现象1
菜价降温了但仍然很贵
“菜花在去年这个时候每斤至少卖到2.00元,现在5毛钱一个,和超市1.20元的卖价比,算是便宜多了,也新鲜。”“尽管菜价‘降温’了,但真正卖价低于1元的品种屈指可数,有的菜价仍贵,超市卷心菜卖价4.99元,餐馆一盘手撕包菜12元,并不便宜。”昨日一大早,在西二环土门附近的菜市场买完菜的朱孝清老人拎着刚刚采购的蔬菜,和结伴卖菜的邻居王巧凤在路边歇脚时闲聊着。
在两位老人的菜筐子中,莴笋、芹菜、菜花、尖椒、白菜、黄瓜等装得满满当当。闲谈中,记者了解到,除黄瓜、尖椒相对稍贵些外,老人买的其他品种基本都在1元左右。在位于土门附近某大型超市的蔬菜销售区,当日,低于1元的菜价仅有两三个品种,茄子、西红柿、黄瓜、蒜薹、土豆、小芹菜的售价每斤分别为1.99元、2.49元、2.19元、2.99元、2.79元、1.99元。相比之下,徐家庄蔬菜市场上除个别品种高达4—5元外,多数蔬菜品种基本维持在1.50—3.50元之间。“最近菜价的确便宜了,但1斤菜两三元还是有些贵。”有市民称。
现象2
商贩论个卖市民难买账
在西二环大庆路附近一条巷子内,问及菜价,菜贩杨师傅却怨言不断:“菜价贵的时候,出手反而快,三月中旬开始,部分品种就越来越便宜,按道理应该好销售,可买的人却寥寥无几,所以干脆不论斤卖了,按个卖,莴笋1元一个,菜花5毛一个……”在吉祥村菜市场,卖菜的小余称:“最近除过餐馆外,每天莲花白、油麦菜、黄瓜等销量不尽如人意,价格贵时,日销量至少百斤以上,价格便宜了消费者购买欲望却没有涨价时强烈,这与很多人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有相当关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气温持续走高,目前市场上相对便宜的蔬菜品种中,诸如芹菜、莴笋、莲花白等受气候等因素影响,相继进入成熟期,集中大量上市,但是这些大众品种在目前的气候条件下又不易储存,流通中保存不当极易腐烂,为种植户、商贩等带来不便,为了尽快出手,将损失减少到最低,他们只能选择“见钱就卖”的方式来赚取微薄的本钱。
现象3
手撕包菜价就是不跟跌
令很多人感受颇深的是,菜价“高烧”时期,一些精打细算的餐馆为保本经营改换菜谱提高了价目表,采访中,记者发现,市场菜价接连走低并没有引起餐馆“闻风而动”。家常菜馆被市民认为是经济实惠的消费场所,在土门附近一家大众餐馆的菜单上记者看到,一盘生拌油麦菜的标价为10元,以莲花白为主打材料的手撕包菜一盘12元,就连市场上近日身价降幅两三成的莴笋,“沾染”调料被凉拌之后,在餐桌上“华丽”转身,一盘价格也达12元。
在丰镐路附近开餐馆的卜老板向记者道出隐情:“菜品大范围降价反而影响点菜率,顾客要么怀疑换了厨师味道质量下降,要么对原料的进货渠道乱猜测,像一些高价菜反而很受欢迎,所以作为餐馆,一般情况下宁愿多送一份水果也不敢轻易降价。”
行情
菜价近一周来持续下跌
居高不下的菜价一度使部分市民餐桌消费加大了成本支出,如今市场零售价格究竟如何?记者了解到,由于近期各地气温较快回升,蔬菜上市量持续集中增加,一方面外省蔬菜抢商机大量涌进市场,一方面本地菜紧抓地域优势趁机夺市场,使部分蔬菜品种价格出现大幅“跳水”。据陕西省物价局价格监测分局最近一次对全省10个设区市和杨凌示范区蔬菜农贸市场价格监测显示,持续下挫的菜价近一周来下降达14种之多,而上涨的品种仅有7个。其中,甘蓝、韭菜、小白菜、大葱、芹菜、蒜薹、莴笋、圆茄子、青椒、西葫芦、冬瓜、豆角、黄瓜价格分别为0.93元、1.54元、1.37元、1.23元、1.09元、3.62元、1.13元、2.16元、3.52元、1.22元、2.12元、4.34元、1.95元,这些品种近一周来少则便宜三四分钱,多则便宜1元多,蒜薹、莴笋降幅达两三成。
支招1
菜农超市“抱团”发展
“菜贵伤民、菜贱伤农”,这种情形似乎年年都有发生,一边是种植户亏血本“喊冤”,一边是市民感受不到多个品种菜价便宜,零售商贩在中间“委曲求全”。
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菜贱的时候对菜农的伤害?如何能让市民的菜篮子更实惠?
专家张斌说,有市民将这一供求链条归罪于流通怪圈,他建议,职能部门应对蔬菜采取“保护价”,从种植开始到成熟期,应有一个合理的收购价格区间,这样以来不至于农户过多担忧,也是稳定“菜篮子”行情的一个举措。
支招2
清理流通环节乱收费
在西安工业大学教授郑升旭看来,避免菜农和买菜者两头叫苦的局面需要政策支撑,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关于菜价,例如莲花白、芹菜、莴笋等,在农民手里是几分钱或一两毛钱1斤,到了城里市民要购买就变成了七八毛甚至几元钱1斤,这种两头叫苦的情况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其实,沿着地头到菜市场,到饭店餐桌上走一趟,就会发现问题,至少政府可以做的,首先要消除流通环节的权力寻租,例如,是不是正规的菜市场到柜台,就需要高额的租金?这些兴办菜市场的人应当不应当有那么高额的利润?他们是通过什么关系承包了这片土地资源?像这样的环节都需要好好清理一下,因为这些都是要加入销售成本的。再有,已经从名义上建立了蔬菜绿色通道,在运输中各个环节有没有乱收费现象?这些都与权力寻租有关,不属于正常的市场经济范畴之内的应得利润,还有就是市场经济本身的风险是不是全部要由菜农来承担,政府如何建立储备菜制度,以及事先做好市场预测,以避免菜价的非正常波动。如果这些落到实处,就可以避免菜农和买菜者两头叫苦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