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官兵在热带山岳丛林怎么吃?10月下旬,我们跟随成都军区某部热带山岳丛林试训分队,感受丛林里的“吃”。
临近中午,我们闻到阵阵饭菜香,循着香味,找到三连的炊事班。只见经严密伪装的简易操作棚内,班长李中乾带着2名炊事员紧张地忙碌着,菜盆里盛着已做好的辣子鸡丁、竹笋炒肉片、排骨炖冬瓜、苦瓜炒蛋、素炒白菜5个菜,另外还有一桶小米绿豆汤、几个西瓜。
“真没想到在大山里头,伙食还这么丰富。”我们颇感诧异。“吃饭连着战斗力,作战首先要解决吃的问题。”该部领导介绍说,他们针对热带山岳丛林作战训练的特殊性,研究探索出以热食为主、野战食品为辅实施饮食供应,以炊事车为主、野战给养器材为辅实施保障,以生活服务中心为主、连队为辅筹措物资的路子。训练中,他们按照不同训练强度、训练背景、气候条件,制订多套营养食谱,采取多种方式实施保障,使食谱“厨房”跟着训练走、官兵胃口随着战场变。
在通信连炊事班,炊事员正在为赴深山训练的官兵准备“战地快餐”。我们看到,炊事员熟练操作按钮,设定米饭蒸煮程序,变换切菜加工模式,快速制作的食材丁是丁、片是片、丝是丝,颇为均匀。不到40分钟,饭菜制作完毕。炊事员快速将饭菜分装到特制快餐盒内,逐一码放到专用塑料箱中,尔后又将鸡蛋汤分装在带密封盖的保温塑料桶里。
“在热带山岳丛林中制作和装运热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部参谋长杨猛说,因地理环境特殊,官兵训练地分散且频繁变动,“汤汤水水”很难分装运送,他们反复试验和研究后,探索出适应山岳丛林的“战地快餐”分装运送方法,让官兵在“前线”也能吃到营养热食。
翌日,我们随二连上山进行野战生存训练。时近中午,四班班长刘洋打开班用野战炊具器材给养单元,给养单元的外壳其实就是一个方形钢锅,内套一小锅,分两层,装有锅架、锅铲、菜刀和2个软体水袋等物件。刘洋将全班定量使用的2两菜油和每人一纸杯米集中后,开始制作“土豆饭”:淘米,切土豆,用无烟固体燃料点火,煎油,将土豆炒出浆,放水,加盐,将米倒下搅拌,盖好加火,不一会儿,土豆饭便焖好了。
“土豆饭”仅是美食之一。连队每个班的食物不尽相同:有的烧竹筒饭,有的炒水芹菜、蕨菜,还有的煮食鱼、虾或采摘野果充饥。官兵携带的野战食品也颇丰富:有新型压缩干粮、脱水米饭、脱水面条,有各种肉类和蔬菜罐头,还有泡椒、榨菜等“小零食”。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热带山岳丛林作战训练,必须掌握就地取食的本领。”警侦连连长杨建松指着《热带山岳丛林常见可食用动植物标识图》对我们说,当地生长的黄花菜、水芹、蕨菜、刺梨和野草莓等32种常见野菜和野果,都可适量食用,让官兵实地掌握这些“佳肴”的名称、形状和食用注意事项,是必训内容之一。
“快来吃饭!”在杨连长的热情招呼下,我们试着用蕨菜下饭,感到涩味很重,难以下咽。环顾四周,却见官兵吃着这些虽然新鲜但并不可口的野生食品,个个习以为常,津津有味。看来,只有胃口适应了战场,才是合格的战斗员!(张水旗、洪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