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设备消毒池、化验室形同虚设
进车间,工人们根本没有洗手消毒的程序,穿着更是随意,就连记者这样的外人穿着拖鞋和裤衩都能随便进。
记者第一天是由厂里的另外一位负责人带进去的,但随后几次见到厂长的时候,还想穿着裤衩和拖鞋进去就不那么容易了,厂长把记者拦在车间外面,显得很警惕,以身份证复印件和照片为由不让记者进去,而他自己则穿着便装随便出入。
工厂不注意卫生到何种程度,从消毒池也能看出个一二来,不少大企业很注意卫生安全,进车间前换衣、洗手、消毒等是必备的工序,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把关,这样才能保证生产食品的卫生安全。而记者看到,在这家工厂车间门口,有一个20厘米左右深的消毒池,但里面一滴水都没有。而工人们在出入车间时,没有去更衣室换衣服,甚至去了厕所也没见洗手消毒。
在这个小工厂里,记者还看到了一个化验室,但化验室里没人,记者待了几天发现,除了房间门头上写了“化验室”三个字,里面摆放了几个器皿之外,根本没有什么人进出,更别提对产品化验。
“这哪儿有真正的化验,没听说过也没人懂那个玩意儿。按照配方生产出来,包装好了,就可以拿出去卖了。”工人们这样说。
4、加工底料冷却就是用风扇吹吹
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装箱和保证质量,不少企业在生产火锅底料时都是将包装好的火锅底料冷却后再装箱的,而正规的冷却过程需要一个特别大的冷却装置,长长的传送带从内部穿过,经过长时间的冷却,保证火锅底料的温度不是热的。
而这个工厂却没有冷却装置,热乎乎的火锅底料包装后,就直接用箱子送到了冷却室,所谓的冷却室并没什么东西,只有几个长条案子和两台电风扇。长条案子上摆满火锅底料,工人们将火锅底料拍平整,摆放整齐。
记者不解,“这是干什么?”“冷却。”
“这就是冷却了?没有冷却装置?”“没有。”
“那这样怎么能保证火锅底料的质量呢?”
“没事,我们一直就是这样晾着,用电风扇吹吹就没事了。”
5、品牌冒用大品牌,工人说“全是假冒的”
记者进车间的第一天就看见工人们的工作服上写着“重庆(成都)小天鹅食品”,而在底料包装上面也写着该知名集团的名字,下面则写着自家工厂的名字。难道这些都是小天鹅品牌的底料,这里便是小天鹅的生产基地?记者了解到,小天鹅是重庆一家生产火锅底料的厂商,该品牌火锅底料系列在全国很出名,这样的名牌是否会在这个小厂内生产呢?带着心中的疑问,记者开始了与厂内员工的对话。
“我看上面写着是小天鹅的火锅底料?”“是的。”“这是小天鹅的火锅底料吗?”“不是。”“那上面为什么写着小天鹅集团生产的呢?”“假的,全是假冒的。”“为什么打他们的
牌子,不是有自己的品牌吗?”“有啊,但说是他们的好卖。”“别人不会怀疑吗?”“那些进货厂商又不在乎这些。”不仅如此,在火锅底料精美的外包装上记者看到了产品介绍,这家工厂自称“如口鲜”,是重庆小天鹅旗下的品牌系列,还是小天鹅系列的老品牌,而在外包装上,又打出了“如口鲜”,这品牌跟工厂是同一个名字。
6、生产日期:3月生产的底料变成9月份的
记者进去没几天,就看到一位工人和厂长正包装火锅底料。这位工人将已经装好火锅底料的包装箱一个个打开,然后拆开外包装,倒出里面的火锅底料。
记者看到包装都由硬纸壳做成,包装封口也很简单,他们没有用机器封口,而是用窄胶带一个个封好。可包装好的火锅底料为何要将包装拆开重新换新包装呢?“以前的盒子不行了,盒子发黄,我们要换上新盒子”,拆盒子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但事实并非像她说的那样简单。仔细观察后,记者发现,拆开的外包装盒子上面的生产日期是2011年3月4日,而新换的包装盒上生产日期写的是9月17日,正好是记者当天干活儿的时间。记者恍然大悟,原来,换了包装后,消费者就以为这些火锅底料是9月17日生产的,而其实这些火锅底料在半年前就生产了。在随后换包装的过程中,记者看到有三包火锅底料已经坏了,被扔掉了,换完新包装后,再用一个新的包装箱包装好,这些火锅底料就瞒天过海成了当天生产的火锅底料了。
“这样的事情不少,我们经常这样干,以前的火锅底料没卖完,拿出来后换个包装就行了,就成了当天生产的。”“这样岂不是把保质期缩短了半年,要是有坏的怎么办?”“没有关系,保质期长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