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
想来买月饼须先验身份
记者看到,过道内停着一辆面包车,大门则由两扇纱窗罩得非常严实。透过纱窗可以看到,一位妇女正蹲在地上择韭菜。一见到有生人进入,她很警觉地站了起来,“你干吗?”
“来买点月饼。”记者随口回答说,中秋节到了,单位要给员工发福利,“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你们家做月饼……”
“谁告诉你我们家做月饼的?你们是哪的?什么单位的?”还没等记者说完,这名女子连番发问道。
“我们是即墨一家五金店的,听说你们这儿月饼价格能便宜点,我们也是一路打听才过来的。”
听完这些,女子依旧半信半疑地挡在记者面前,不让记者进入加工点,“你们单位在即墨哪儿?叫什么名字?需要多少月饼?”
“在即墨文化路上 ,店不大,叫××五金店,领导派我们过来看一下,得要200来斤……”记者随口编了个地方回答说。
见记者说得有名有姓,女子也渐渐放松下来,记者赶紧绕开女子进入农户家中。
事后,有一位村民介绍说,因为担心被查处,老板一家都很谨慎,碰到陌生人来买货都要先验一下身份,“这些月饼是拿不到台面上的,人家谨慎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目击
铺层塑料袋,月饼地上晾
院子里摆放着一台加工机器,上面沾了一层厚厚的黑色油渍。机器旁边有很多白色塑料桶,以及几个大铁油桶,同样也是沾满了油渍。
院内四周都是房间,看到有人进入,正房里走出一名穿着拖鞋的男子。他就是加工点的老板孙某。“你们要点什么样的月饼?我这里样式很多,果仁的、凤梨的、豆沙的,应有尽有,价钱也比外面便宜。”孙某说着,把记者带进了大房间。
房间有20多平方米,墙根处堆放着很多月饼盒子,有些已经装上了月饼。地板上还晾晒着一些月饼,它们被直接摆放在一层薄薄的塑料袋上,穿着拖鞋的孙某走过之后,地上的一些灰尘被随即带起。
“你看这些月饼,是我们刚做出来的,都是热的,你们尝尝。”孙某随意地摸起了一个月饼递过来,见没人接,孙某掰开自己吃了起来。
坦言 内容不重要,外包装才是关键
说起自己家做月饼的历史,孙某显得非常自豪,在他眼里,这也是一种手艺。“我以前是一家食品厂的正式员工,上班时学会了做月饼。”孙某说,工厂倒闭后,他就回了家,开始靠着学到的手艺做月饼,“月饼也只有在中秋节前后才大批量制作,平常我都是做些桃酥之类的食品”。
“农村收入低,价格自然也卖不上去。”孙某说,他家的月饼最贵的不到10元钱一斤,大部分都是五六元钱一斤。
“在我看来,不论是大酒店做的,还是大厂做的,跟我做的月饼差不了许多,之所以一些大酒店做的月饼每盒卖到上百元甚至几百元,主要还是靠外包装。”孙某透露,为此,他早早地就购置了一批包装盒,“今年的盒子不论是从质量还是颜色来看,都比去年的好,因此月饼的价格也稍贵一点”。说着,孙某从里屋拿出了两种包装盒。记者发现,包装盒上连基本的生产地址、生产日期、产品名字都没有。
当得知记者去年购买的月饼一盒100多元后,孙某笑着说:“你觉得那些月饼好吃吗?我敢保证肯定还没我做的好吃,我们做月饼的使用的料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