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大蒜一个炒价周期为3个月左右。在炒蒜的圈子里,真正的大炒客有的只赚20%或者30%就出手了。 “一般的大炒客不会把货在自己的手上存太久。”而不同的资金量决定了不同级别炒客的心态。有一部分人本来就是从事蔬菜进出口贸易或者自己拥有一定的销售渠道。这类炒客往往能做到利润最大化,他们能一点点消化掉手上的蒜,“不管是出口也好,还是在自己的渠道消化掉,都可以直接实现盈利。 ”
该炒客表示,这些炒客之间有自己的圈子,不用到市场上去,自然会有下家或者有出口商找来拿货。 “其实这是很简单的商品交易,合法地赚钱。 ”
此外,炒客还根据市场来判断商品的价格,“很有做期货的感觉。 ”炒客不断地转手,价格也就随之走高,但其实不管蒜和姜的价格是多少,对于批发商来说,他们只是在批发价格上加上一定的利润再批发给零售商,而零售商再加上零售的利润形成最终零售价格。 “各个角色分工不一样,他们基本利润率是固定的。”但最终的交易价格实际上还是由普通消费者来承担。
据报道,半年多过去了,这位炒客手上的姜已经从买入时的每公斤4元涨到了每公斤9元,可谓获利不菲。
调控政策已密集出台
在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此起彼伏的同时,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也正迎来密集出台期。
近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农业部等多个部委密集出台了多个农产品市场调控新政,一系列“组合拳”力度从严,并且手段翻新。仅7月28日一天,国家发改委就联合多个部委一次性发布了三个政府文件,都跟农产品相关,分别涉及大宗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和机制、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以及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随后两天,国家发改委又就玉米进口、农业机械化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7月30日就国内企业进口玉米一事表示,前段时间部分社会游资囤积、炒作大蒜、绿豆等农产品,最近有转向炒作玉米的苗头,国家进口玉米有利于抑制国内玉米价格过快、过度上涨。
这位负责人强调,国家有关部门将通过增加投放量等措施加强玉米市场调控,近期还将对玉米市场购销秩序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确保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分析人士认为,发改委如此密集地发布涉农政策和信息,所指向的都与农产品价格的调控相关,凸显政府管理通胀预期的决心。
也有专家认为,这些涉农文件的出台目标直指农产品价格,不过,导致下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比如天气灾害、炒作等因素,因此政府管理通胀预期仍不可轻言放松。
一系列政策措施其实已经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逼近“天花板”,在8月1日广东省物价局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就认为这些价格疯长的农产品空间已经相当有限。
显然,按照相同的逻辑,这一轮民间游资在生姜领域的炒作,也应促使国家对生姜市场的调控。
此外,民间资本频繁进入农产品市场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深层次思考。据报道,民间资本炒姜蒜这样的运作不仅仅是抬高价格那么简单。没有统一的游戏规则,一旦赢利链条断裂,对于中小炒客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可尽管如此,炒作农产品仍然被认为是风险最小的、利润最大的。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对媒体表示,由于投资者比较看好农业,资金进入到农副产品市场进行炒作,因而出现了炒大蒜、炒绿豆这样的现象。此外,外国资本也大量地进入中国农副产品市场,对推高价格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需要警惕。 □特约记者/肖 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