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京城市民对菜价的感觉是越来越贵。北京新发地市场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到:2010年6月30日本市蔬菜平均价格为2.06元/公斤,比2009年同期1.67元/公斤高出23.35%;比2008年同期1.30元/公斤高出58.46%;比2007年同期1.25元/公斤高出64.8%。有分析人士表示,近两年,我国的极端天气现象频出,对菜价的冲击接连不断,导致了蔬菜价格连年上涨。但新发地市场发布的最新调研显示,许多非自然因素也是影响菜价不断上扬的原因。
一地上涨处处跟涨
近两年,我国灾害性天气在各地交替出现,新发地市场的调研分析指出,灾区的菜价在灾后因为其他地区蔬菜补给会很快回落,但同时导致其他产地的菜价上涨。
比如2009年的2月到4月,南方经历了长时间、大范围阴雨天气,影响了蔬菜生长,大量北方蔬菜南运,拉动北京市场蔬菜价格一度走高。今年6月,南方多暴雨成灾,北京市场的鲜嫩蔬菜从6月末开始就要靠河北北部的张家口、承德地区及内蒙古、辽宁供应。当北京的菜商到产地收菜时发现,南方的客商已在那里安营扎寨开始收菜了。因此也造成今年6月下旬北京市场的部分蔬菜价格“翘尾”。
反季节蔬菜抬高身价
现在的北京市场,各种蔬菜都能实现常年供应,但价格肯定要比原产地高。对北京市场来说,冬季除了冬储的大白菜、洋葱、土豆、萝卜和大葱外,其他都属于反季节蔬菜。比如菠菜、香菜的价格季节性变化就非常明显,菠菜上市高峰期时,只卖0.2元至0.4元/公斤,反季节时则可以卖到4至6元/公斤,价差十多倍;香菜的身价也是既有0.6元/公斤的时候,也有16元/公斤的天价。
粮价上涨拉动菜价上涨
近两年,国家连续调高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这势必会推动菜价的上涨。特别是种粮可以享受“政府津贴”,还有最低价的保护,相对来说风险要小很多。种菜则不同,大部分没有补贴,而且丰产了,还会出现“卖菜难”。菜农认为,种菜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收入应比种粮的高才符合经济规律,如果种菜收益让菜农不满意,他们宁可让土地放荒,或是改种粮油,也不种菜了。
劳动力短缺致成本增加
劳动力短缺也是菜价上涨的因素之一。一般在城市打工一年结余大概能有六七千元,但是在老家种菜年收入不到5000元。目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很严重,菜农收获时因为自家人手不够,只得找帮工。一般他们都会找“386199部队”,这不是驻军,而是3·8妇女节、6·1儿童节、9·9重阳节受益人群的组合体。即使这样的“部队成员”,他们的帮工费也达到了每人每天50元。
结构性短缺和无计划种植
2009年10月末,我国北方的白菜获得丰收。河北、辽宁、山东的白菜都出现了“卖菜难”。辽宁的白菜最低跌到0.08元/公斤,河北加工后的净白菜仅卖0.16元/公斤。但是,11月上旬的两场降雪,白菜的供应马上由过剩转为短缺,到年末时,河北的未加工的毛白菜地头价达到1.6元/公斤以上。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种植的无计划性。由于夏季时白菜价格高,秋季的白菜种得就多,由于种得多,白菜就不值钱,由于不值钱,大雪袭来时就不值得抢收,最后就是大量白菜被冻在地里,因此造成整个冬季的白菜供应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