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减产预期进一步增强
倘若后期东北恶劣天气继续出现,东北玉米减产预期将会进一步强烈,其对市场所能产生的支撑力度也会随之增强。
进入三四月份以来,东北玉米产区持续低温、雨雪频繁造成玉米播期推迟,成为市场炒作的重要因素。以吉林省为例,3月份全省平均气温为零下6.0℃,比常年同期低3.7℃,4月份全省平均气温为3.9℃,比常年同期低3.4℃。而且这两月内全省多低温雨雪天气,导致气温回升缓慢,土壤解冻进程比常年明显偏晚,使旱田整地和水稻育苗播种期明显落后于常年,严重影响了旱田整地播种和水稻育苗播种进度。
东北玉米主产区的各级政府都采取了措施,组织农民采取各种应急方式方法抢播抢种,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播种工作。但由于播期推迟7-15天的缘故,对秋后丰收预期造成了担忧。
吉林省气象台台长王晓明告诉记者,今年入春以来气温偏低,降水特多,留给农民播种的时间不足十天,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吉林省就完成了大田播种,中西部地区甚至已经开始了水稻插秧工作,不仅抢回了播种,而且也为秋季丰收抢回了积温,后期温度较高,对前期造成的积温损失具有明显的补偿作用。
另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黑龙江地区气候复杂,五六月份的降水偏少;辽宁西部易旱地区随着气温的快速回升,干旱范围和强度也可能再次增大。因此,今年东北新季玉米的产量可能下降,进一步增添了市场对下半年乃至明年国内玉米供应紧张的预期。倘若后期东北恶劣天气继续出现,东北玉米减产预期将会进一步强烈,其对市场所能产生的支撑力度也会随之增强。
观点
玉米涨价:可能引发关联产业连锁震荡
目前吉林省玉米收购价平均每吨超过1800元,最高达到1850元/吨,达到近10年来历史最高点,且仍有上涨态势。专家认为,粮价上涨目前已经对粮食加工业、畜牧业及食品工业等关联产业产生连锁影响,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市场行情监督与调控,并综合运用政策手段调节市场供需平衡,必要时也可采取适当进口方式平抑国内粮价,维持国内玉米及其关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拉动整个食品价格的上涨
吉林省粮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笑然认为,玉米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第一个危害就是拉动整个食品价格的上涨,造成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增强。玉米尽管已经不是餐桌上的必备食品,但是玉米一些初步加工产品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不少食品都添加了玉米原料来作为调味或增加营养,比如玉米淀粉在很多食品中都有应用,就连玉米生产的食用酒精也被广泛应用于白酒及部分食品中,玉米原料的上涨将带动这些下游产品的上涨,有可能会带动新一轮的涨价潮。
二是对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吉林省畜牧局局长贾涛认为,目前的养殖产业已经建立在玉米饲料为基础上,玉米饲料的价格与畜牧产品的价格密切相关,玉米价格上涨已经对吉林省的畜牧产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当前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畜牧行业却出现了低迷的现象,成本不断提高已经影响到饲料和畜牧行业的健康发展。吉林省的养猪、养鸡等产业在成本不断高企的情况下,恢复比较缓慢,给农民增收、农产社会经济进步带来了不利影响。有资料显示,玉米饲料已经在养殖成本中占60%以上,玉米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给这个行业带来严重影响。
三是给玉米深加工企业带来严重压力。由于玉米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下游产品的价格低迷,极大地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不少玉米深加工企业多数处于微利或亏损运行中。更为严重的是,玉米深加工企业普遍感觉玉米粮源有限,不得不持续提价抢收农民手中的余粮,成为推动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