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举行期间,国内的啤酒销售竞争走向白热化。可能是为了抢生意,上周五晚,在广东佛山某地,两大啤酒品牌的销售人员竟大打出手,有多人因此受伤。日前,两大啤酒品牌回应此事都说“打架与公司正式员工无关”,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竞争激烈的低级表现。据悉,啤酒行业的暴力事件三四年前屡见报端,不过最近两年有所收敛。
事件经过
几十人深夜烧烤店外群殴
上周五晚,在佛山的狮山镇狮北市场发生了一起群殴事件,事件的主角分别是两家大型啤酒集团(以下简称“A啤酒”与“B啤酒”)的从业人员,据佛山南海警方介绍,当晚事件共造成3人受伤,均无生命危险,双方打斗原因尚不明确,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当事人B啤酒经销商王先生说:6月25日晚上10点多,他和十几名销售业务员到狮北市场给商家送啤酒,干完活,一行人来到市场内的一烧烤店吃宵夜。而该烧烤店老板回忆,至当晚11点多,一辆白色面包车驶到正在吃宵夜的B啤酒公司人员旁边,车上下来了一伙人,随后与B啤酒公司人员发生了斗殴。
对于冲突的原因,B啤酒的人表示:“他们不许我们公司与A啤酒争夺市场。”而日前A啤酒一位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起冲突的绝对不是我们公司的正式员工或签约促销人员,而是经销商的员工;至于打起来,可能与商业利益有关!”另外他还表示,该公司是大品牌,地位高,不可能去做这种事情。
行业现状
啤酒业竞争冲突不断升级
“虽然企业不愿意看到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是由于销售人员的业绩直接与销量挂钩,未来类似的事件在啤酒行业还可能继续发生。”广州一大型啤酒经销商就此事如此评论。
据业内人士介绍,数年前国内啤酒业“竞争白热化”还处于初级阶段,那时较少见到啤酒品牌之间因为销售的事情而发生大规模的群体冲突。但这几年来,冲突越来越常见,并不断升级:从以前的“争夺某个场所的促销权”而引发的口舌之争,上升到基层业务员的大打出手,到现在衍生出群殴事件,大有“你死我活”之架势。近两年在北京就曾发生一起严重的暴力冲突,两家国内大型啤酒集团,因为啤酒销售问题,员工群殴,导致多人受伤,其中一人更是重伤,住进了ICU病房。
原因分析
产品线单一,竞争加剧
业界分析,造成这种乱象的直接原因是:一些啤酒品牌为了维持自己的销量增长,排斥和打压外地啤酒的销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啤酒品牌华南地区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某些企业不愿意或者想不到其它更好的办法,他们认为暴力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至于深层次的原因,业界分析,这是啤酒行业特性决定的。为什么其他快销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少频繁发生暴力冲突事件?其一,那是因为很多快销品企业的产品线不像啤酒企业那样单一,如:娃哈哈的产品有水、茶饮料、乳制品、可乐等,在跟其他同类企业竞争时,不至于到“我生存,你灭亡”的境地,可以共生发展。而啤酒巨头企业,大都生产啤酒,其利润来源绝大部分或完全来源于啤酒。
其二,啤酒的特性决定了“有你无我”。啤酒的保质期、新鲜度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这就要求产品要快速达到终端,这就造成了啤酒销售的辐射半径很短,辐射半径大概在300公里之内。啤酒企业为了达到这些“啤酒特性”要求,就必须在销售市场当地或当地外围建立生产线。因此,这往往容易引起本地啤酒与外地啤酒的销售人员之间的竞争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