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境界:情感投入
蒙牛不愿意简单将54个企业伙伴的公益合作变为捐款会,尽管直接捐款给受助方会把公益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降到最低。蒙牛公共事务管理系统助理副总裁翟嵋认为,“我们一所一所学校去摸情况,了解真正的需求,再一项项地落实。整个过程中其实是有一种情感投入在里面。”
她鼓励蒙牛员工参与到公益中来,从“个人公益”到“企业公益”,无形中将企业文化渗透在公益行动中。
翟嵋回忆,刚来蒙牛时参加10年以上的老员工见面会,100多个员工都自发地组织各种公益团体,“三三两两的同事一起,去养老院等等做一些其他公益活动。”
常有蒙牛员工在“有你才是‘最美’”的微信群里分享参与“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的见闻和感触。“有同事自己开20几个小时车到乡村学校,把自己的钱也掏出来。9月10号的员工分享会上,一群大老爷们儿听得、说得热泪盈眶。”
蒙牛副总裁言士柏(Jesper Colding)也打算在休假时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给乡村孩子上课,更多合作伙伴得到启发,在企业内部鼓励“个人公益”。
“这是公益精神的一种扩散,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翟嵋说道,“对7000万用户来说,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者群体的信任,做公益也是对此的一种回报。”
“幸福礼单”救急不救穷的背后有蒙牛公益团队设身处地的考虑。吴福顺的感触是,“以城市眼光来看,孩子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上课很可怜,但其实他们自己不觉得。接触来看,他们都很积极阳光。”
“幸福礼单”的愿望是简单的,“让孩子们的教学环境和日常生活更好一些。”
微信群里有许多80后的年轻乡村教师,在群里说自己的故事,这些孩子的需要和依赖让他们觉得充实、幸福。有老师因太过艰苦想过离开,临走前一天“看见窗户上放了好多孩子家里七拼八凑的各种吃的”,瞬间流泪,“再也走不了”。有老师去城里一趟,孩子们以为这老师要走了,“下着雨在村头桥边打着伞等着,不让走”。
翟嵋认为,蒙牛公益想做的,就是“分享他们的幸福,并让这幸福之中少一些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