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里的孩子知道马丁·路德·金的故事,这算是一种公益吗?
至少在蒙牛看来是这样的。
5月27日,“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湖南区活动首日,受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和长沙晚报社之邀,长沙雕塑家雷宜锌走进宁乡县夏铎铺镇中心小学,当起了“乡村教师”,为这里的孩子们讲述了他和“马丁·路德·金”的故事。
矗立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的马丁·路德·金雕像是雷宜锌的代表作品。
这堂课讲的是两个普通人的故事,一个普通人改变了美国的历史,为美国人民敬仰,他是马丁·路德·金。另一个普通人为他做了雕塑,被全世界雕塑界所熟悉,那就是雷宜锌。
雷宜锌开场对孩子们说,“你们也是普通人,要记住,普通人也可以创造历史。”
夏铎铺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洪妍钗很喜欢马丁·路德·金雕像,因为她觉得雕像在“思考”。
雷宜锌是蒙牛“我回老家上堂课”公益活动请来的一个名人嘉宾。该活动属于蒙牛为了配合“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活动而自创的公益项目。
从5月份开始,由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全面启动。蒙牛从2012年第二届开始参与赞助,第三届活动启动中,蒙牛开始深度参与,成为活动的公益合作伙伴。除了发挥蒙牛在全国20余个省市的媒体和政府资源,帮着遴选候选的最美教师外,蒙牛还启动了“我回老家上堂课”、“幸福礼单”等自有品牌的公益项目。
“蒙牛不仅仅是出钱做赞助,而是希望成为一个公益力量的平台。”,蒙牛总裁孙伊萍表示: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是蒙牛所有员工与合作伙伴传递爱心的一个平台,在这里我们一起感受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幸福。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将爱和幸福传递下去。
这其实也是蒙牛做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核心理念——我们不懈努力,只为点滴幸福。
从全球范围来看,CSR大致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资源和环境方面的责任、善待劳工、关注其他相关者的利益、社区贡献、关爱特殊群体、提倡一些基本的普适价值观。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践行,都集中在前五项,而蒙牛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在覆盖前五项内容的同时,将重点聚焦在了乡村教育领域的普世价值观的提倡上。
这也是蒙牛这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映照:阳光、高尚、责任、创新。
最美教师在乡村
在解放前,中国的乡村教育,多由地方富裕士绅出资赞助。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为乡村教育买单。但几十年下来,城市对乡村教育资源的“倒吸”,造成“城挤、乡弱、村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现状,导致了乡村教育的落后及沦陷。
近年来,为了缩小校际差异,各地推行教师、校长轮岗交流,重点促进老师从名校流向弱校。但在现实中,乡村学校的好老师大多千方百计调动到名校。
这就让那些坚守在乡村教育岗位上的教师们,显得格外的“美丽”。而这些人,正是“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重点发掘对象。
作为“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活动的赞助方,蒙牛深度参与其中,组织“寻找最美”小分队深入全国的各个县区进行候选人搜集,“励志、阳光、快乐”等精神层面的因素,成为重要的遴选标准。
500多位记者、数万名蒙牛乳业员工及蒙牛的经销商、供应商等,共同组成志愿者分队,在全国20多个省市搜寻。志愿队走遍400多个乡村,寻访400多个乡村学校,行程共计15万公里,共寻访到300多位乡村教师,并向主办方推荐19位最美的乡村教师人选。
这些候选教师中,有的是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智障的孩子们。
例如,从事了20年特殊教育的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志棠村培智学校特岗老师王渭仙。
她原本可以离开智障孩子回到城镇,却毅然决定留在山区守护折翼天使;在别人眼中,这群孩子甚至没有接受教育的必要,她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20年,150名智障孩子,她的日记本里记录着他们的点滴变化;没有合适的教材,她自己摸索着方法实施差异化教学。
有的则是放弃大学辅导员工作,去山村教学的“80后”。她叫宋浪超,是河南省方城县杨楼乡第二初级中学,她热爱教育事业,不慕都市的繁华,甘愿为农村教育奉献青春,从都市到乡村,教授多个学科,身兼数职,义务“走教”三载,用青春点亮山村孩子的希望。
还有的是农民出身的代课老师,差不多整个乡村40岁以下的村民都曾经是他的学生。1978年,正参加大修梯田劳动的魏其裕,因为能文会算,被推荐去当老师。这三尺讲台,他一站就是35年。他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纠正着学生们的读音,还引导学生想象山外面的世界,其实魏老师最远去过的城市只是80公里外的省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