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3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美食 > 业界动态

70名读者观察员走进蒙牛宝鸡工厂

来源: 西安晚报  2013-05-30 14:11 http://food.hsw.cn 版权声明

  读者在蒙牛工厂听取工作人员介绍生产情况

  孩子们在奶牛模型前用手语交流牛奶的生成

  西安晚报讯 时值6月1日世界牛奶日前夕,本报与蒙牛乳业昨日联合邀请众多读者观察员,走进现代化的牛奶工厂,亲眼见证一盒盒牛奶在工业流水线上生产的全部过程。观察员于健惠直感叹:“偌大的灌装车间全由电脑系统控制,连一个工人都没有,这里生产自动化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读者观察员集体乘车赴宝鸡

  27日上午8时,参与此次活动的70名读者观察员从朱雀门乘车统一出发,一路向宝鸡进发。蒙牛宝鸡工厂位于宝鸡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厂区总占地面积179亩,项目设计24条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为960吨,是陕西省乃至西北最大的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直接拉动当地养殖、畜牧及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

  “欢迎大家来到蒙牛工业园参观,这里是我们的中央控制室,通过数十块屏幕可以随时监控每一道生产流程。整个车间从收奶到成品出库,全部程序都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操作完成。”工作人员带领大家一边参观,一边热情地为每位读者观察员介绍着。从二楼平台透过玻璃向下望,眼前尽是密密麻麻的管道,还有数个大型储存罐。

  机器人码放货品 快过4名熟练工

  “牛奶在哪里?”有观察员问道。工作人员介绍,每天鲜奶从宝鸡、渭南等地牧场奶源地,源源不断地运送至这里,经过7道程序严格检验,鲜奶才被“许可”进入无菌的密闭管道中。通过预处理、超高温灭菌、自动灌装,牛奶完全是在管道中流动,不需要人工参与。连着走过3个大车间,来到包装车间后,才见到有身穿工作服的工人将灌装完成的成品分装到纸箱当中。观察员孙先生感叹道:“这么大的工厂,只是在最后的包装环节,才有几位工人操作,自动化程度这么高,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自动化物流中心的一个“人”,让所有观察员都觉得眼前一亮,它就是码垛机器人。当成箱的牛奶顺着流水线来到物流中心时,机器人的“长臂”可以快速将牛奶箱准确码放到仓储立体库中。操作台前,一名工人点击电脑,毫不费力就可以指挥这个“大家伙”高效运转,要知道它的速度至少能顶4名熟练工。

  观察员实地参观 感觉“放心多了”

  在休息室,观察员们逐个品尝刚刚生产出来的蒙牛真果粒和未来星儿童牛奶,并就奶源地、收奶流程、检验过程等提问,工作人员都进行详细解答。“看过生产的流程,我们喝着牛奶感觉特别放心。”观察员于健惠说,牛奶工厂里看不到牛奶流动,全是电脑来操控,乳品工业自动化的程度超出了她的想象。她专门带了相机,拍摄下生产车间流水作业的各个场景。细心的观察员还不止她一个。观察员赵惠娟夫妇还特别留意到生产车间墙角、管道拐角,连一点污渍或尘土都没有。

  “以前也有种种担心和怀疑,今天实地一看,的确放心多了。”退休教师、观察员刘晓晴说,通过此次参观,她认为社会公众对国内乳制品应该充满信心。她认为,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关注、最关心的问题,食品安全的维护不仅要有生产企业的努力,也需要有《西安晚报》等有公信力的媒体监督,更需要每位老百姓共同参与,支持中国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

  近日,蒙牛启动了“你的疑问,我的责任”网络版与微信版互动答疑平台,希望通过一对一的问答进一步推进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透明与对等。新平台启动之后,蒙牛还将陆续邀请消费者走进蒙牛工厂,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更加开放与透明的蒙牛。

  点滴公益 爱心同行

  聋哑学校孩子收获新书包

  当日,跟随本报实地参观蒙牛工厂的观察员共有70位。他们当中不仅有从数百名报名者中随机挑选出的幸运读者,还有来自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的25名学生。第一次参观工业生产流程,让孩子们很感兴趣。

  “牛奶就是通过这些密闭的管道生产出来的。”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的老师不断用手语翻译给孩子们。看着老师的手语比划,孩子们还不时提出问题。高一班的马文毓在本子上认真做着记录。通过老师翻译,她告诉记者,平时没有机会接触到工业生产,这次看到现代化的生产过程让她十分震撼,想回去写成一篇作文,使更多的同学了解到牛奶生产的全过程。

  为了鼓励这群可爱的孩子,蒙牛公司与本报读者共同准备了书包、彩笔、本子等全套文具,在参观结束时赠送给他们。而孩子们也精心准备了一段舞蹈《陕北汉子》,在现场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表演。学校老师何艳表示,学校经常带孩子们外出游览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通过接触社会以增长他们的见识,但参观工厂还是第一次,非常感谢蒙牛公司让同学们参与了这样一次印象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

编辑:帅东锋

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