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严格了添加剂在餐饮业的使用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朱毅副教授介绍,食品添加剂在现实中的使用情况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把非法添加物当作食品添加剂、超量和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她说,国务院办公厅此次下发的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文件,其侧重点在三方面。
其一,更加严格了食品添加剂在餐饮服务环节的使用规定,而此前餐饮业添加剂使用规范是缺失的。最近媒体报道特别多的一滴香和牛肉膏就是突出的例子,事实上,我国目前大小企业生产上千种香料,却只有40多种国家标准,相关标准的缺失导致监管存在盲区,这次文件也着力解决此问题。
第二,关注了标签标示的问题,市场上品种繁多的食品添加剂,大都在包装说明中标明了用量,但其化学成分却很少全部列出,这其中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可能是有关部门没有注意到的。
第三,承诺在2011年年底前要制定并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所谓的复配食品添加剂,是将几种食品添加剂根据一定的加工工艺配制成一种复合物,添加到食品中,达到人们对食品的品质、口感的改善或加工食品的要求。而这个环节中,需更加关注的是添加剂复配后的安全性、稳定性,制定出合理的卫生标准,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回应
卫生部否认食品安全标准比国外松
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比国外标准松”。昨天,卫生部发布公告称,国际上各国的食品标准确实存在差异,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此外,鼓励企业根据国际竞争需要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
数据显示,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内销食品合格率在90%以上,虽然差距只有九个百分点,却暴露出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的尴尬。
卫生部称,各国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消费及膳食结构的不同和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食品安全标准,标准差异客观存在并有其科学的依据,我国企业根据市场竞争或为了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需要,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和管理制度,国家鼓励企业这方面的行动。不同国家之间、国家标准与企业标准之间存在差异,都是客观情况,并将长期存在。
此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称,雀巢婴幼儿辅食中所含砷、铅等重金属,均未超出中国标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是否比国外标准松”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困惑之一。
对此,卫生部表示,加入WTO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以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为例,我国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项目和指标值的符合率超过70%。值得关注的是,对不同国家标准的比较,应当全面、客观,不应仅以个别标准或个别指标进行比较。例如在国外允许使用的莱克多巴胺、过氧化苯甲酰等物质,在我国属于禁止使用品种。总体上讲,我国正在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逐步清理完善形成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基本符合或接近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本报记者王维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