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头的配料中有三分之一是次品
加工师傅加工完一些配料后,让记者拉着大推车跟在他和老师傅的后面去拉货。记者拉着推车穿过加工丸子的车间,来到一个有些昏暗的仓库,仓库的地上堆放着很多麻袋,有些裂开的麻袋上露出了各式各样的肉丸子。这个房间旁边是冷冻室,因此显得这个房间十分阴冷,地上麻袋里的丸子几乎是冻着的。整个黑屋子显得很脏,很多丸子由于袋子口没有系好,直接散落在地上。
加工师傅踩在这些麻袋上找了一会后,让记者帮着往推车上装麻袋。掉在地上的丸子,他捡起来后随手扔到了袋子里。记者问道,“这些丸子是加工坏的吗?这些丸子还有什么用吗?”加工师傅没有说话,记者继续问时他说,“加工坏了难道就扔了?当然继续加工了。”装了七八袋后,师傅让记者拉着推车回到了加工车间。
车间内师傅让记者将这些次品肉丸卸下来放到搅拌机器旁边,全部装完后,我们这一组又重新开始了加工。只见操作师傅将刚拉来的肉丸袋子解开后,直接拿铲子铲出里面各式各样的肉丸往搅拌机里扔,记者问他,“这些丸子是要重新加工吗?”他拿着那张手写的加工单子递给记者,“上面不是写着吗?这是原料。”记者看到那张配料纸上左下角写着“次品30”,就是说次品量占到了三分之一。记者随后从工人师傅那里了解到,次品就是加工不合格以及外观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咱这是在加工什么丸子?”记者问。加工师傅:“狮子头。”“这些次品丸子什么样的都有,全放在一起会不会串味?”加工师傅不满地看了记者一眼,没有回答,记者继续问时,他让记者去准备鸭皮,将记者支开了。
记者看到其他两个搅拌机里同样在用这些次品的肉丸加工,记者看到自己组里的加工师傅倒进去的次品肉丸搅拌后,往里面又倒了一些鸭皮碎肉,随后又倒了淀粉等,加工出来的肉泥,和一开始用肉的程序一样,过了秤以后,也让记者拉到加工肉丸的地方。
下午加工时,多数丸子都混入了次品
午饭过后,记者早早就换好工作服来到了车间,一个主任也在车间里,记者进去时他依然没有提醒记者是否需要洗手。车间内有几个工人已经在干活了,此时还不到工作时间。一个工人告诉记者,“多干活赚的钱就越多,加工的公斤数多的话赚的钱也多,一天不干活一天就没工资,中午没事就多干一点。”记者问他们有没有签合同时,他们都说没有。
刚过12点半,几乎所有的工人都来干活了,下午的工作量特别大,要一直工作到晚上7点。下午记者工作的几个小时内,看到几乎所有加工的丸子都用了一部分次品肉丸,车间内几个货架上也都摆满了不少次品丸子。
记者提出活太累要离开时,车间主任表示不想让记者离开,并表示可以给记者调班。当记者表示工资不太高时,他拿出了一个账本,上面记录了车间内每天干活的工作量。他拿出计算机给记者算了一下,一般的工人一天大约能赚七八十块钱,工作量大一些的能赚到一百多。记者表示如果不干了能否把200块钱的押金退回来时,他表示不行,只有干够一定的时间后才能退,并建议记者干到过年再走。文/图 本报记者
记者手记
不要让“脏”成为节约成本的理由
听不少人说过,很多肉丸都是不卫生的,丸子里什么都有,搅碎了也看不出来。记者在加工厂的操作间里亲身体验后,才发现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加工的师傅们往搅拌机里放一些不卫生的原料时,也都习以为常了。工作间里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当天能赚多少钱而努力工作着,似乎没有人考虑这么做到底是否卫生,也或者是将“不浪费资源”、“节约成本”看得更重要吧。
这家加工厂的机制是比较正规的,各个部门都有相应的管理措施,车间主任对待员工也很好。记者也去了一些小型加工厂,看到那里的加工环境和加工所用的工具,总有种想要呕吐的冲动。记者在采访中不禁想到,相对正规的加工厂的操作间都是这样,其他的加工厂会怎样,就更不敢设想了。
都知道肉丸好吃,以前看着超市里众多不同种类的肉丸鱼丸,有时候真想美美地在家吃上一顿丸子宴。然而,此次对于丸子加工的探访,不禁让记者的胃口大受伤害,同时也有一句话不吐不快:千万别让丸子离我们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