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鸡大胸、鸭皮、鸡皮……看着这样配料单,你能想到这是在做撒尿牛丸吗?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撒尿牛丸里竟然一点牛肉都没有 。
记者来到青岛某相邻县级市的肉丸产地进行暗访调查,进入一家加工厂以后 ,只见两三百平方米的车间内放着三台大型搅拌机,地面上污水横流 ,到处都是散落在地的泥巴和碎肉,这样的卫生环境,加工出来的肉丸,难怪他们自己都不吃 !
A 应聘肉丸厂
小工厂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记者来到与青岛临近的某县级市的肉丸产地,在一家肉丸加工厂谈肉丸批发时,工厂老板不在,只有一个女会计在工厂里。得知记者过来批发肉丸后,女会计马上给老板打了一个电话,“老板在外面有点事,过不来,你们想批发什么样的肉丸可以跟我说。”并开始询问记者要货的数量。
“要多少现在还没定,看看肉丸的质量再定。”记者模糊地搪塞了一句。
在记者的要求下,女会计答应拿一些样品出来,让记者检验产品质量,但对于进入仓库检验产品质量的要求却一口回绝了。无奈之下,记者只能在办公室等着女会计去拿样品,在这一段时间,记者走出办公室来到了生产车间,生产人员看到记者走进车间,显得非常警惕,“你是干吗的?”
“我来批发一点肉丸。”听到记者的回答,工人这才放下了警惕,跟记者攀谈起来。
“我们这边不光做肉丸,还做台湾烤肠,老板还开了很多饲料加工厂 、饲养厂等企业,做得很大。”工人告诉记者。
女会计拿着样品回来看到记者在跟工人攀谈 ,立马让工人回去干活,把记者重新领到了办公室里。“我们的产量很大,销往北京、广州、郑州很多地方,青岛过来批发的还没大有。”女会计皱起眉头想了想说。
不问姓名,不做任何登记就能直接工作
记者了解到,在这家肉丸加工厂里,很多工人都是附近村里的村民。厂里也常年招人,从十几岁的小孩子,到几十岁的老人都要,人员流动很大。
记者沿着该产地东环路,看到很多食品厂都打出了招聘的广告。“现在天冷了,吃丸子的人多了,销量越来越大,人手肯定不够用的。”东环路一家食品加工厂的老板说。11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西外环路上的一家食品加工厂 ,这家工厂没有打出招聘广告,但是记者上前询问门卫是不是在招人时,门卫把记者领到了工厂的办公室。
“我们是外地的,想找个活干。”记者自我介绍说。“可以。”公司招聘负责人马上回答道。他简单询问了记者的工作经历和籍贯后,就算通过了面试。该负责人在说明工资和福利待遇后,要求记者第二天早上到工厂上班。记者接下来面试了东环路上的几家食品厂 ,情况同样如此。在东环路上的一家相对较为正规的工厂,办公室主任还让记者第二天带去200元押金。
29日一早,记者带着押金赶往东环路上的这家工厂。在办公室主任的安排下,记者跟随一位工作人员来到了工厂的业务处,交上了200元押金,却没有拿到任何证明。当记者询问是否要签合同时,工作人员介绍说:“工厂的所有人都没有签合同,都是按工作量发工资。”
随后记者跟随工作人员到仓库拿了工作服,换上后,立马就被派到了车间开始干活。记者在没有被问到姓名,没有经过体检,没有签合同,没有健康证,没有登记身份证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工厂开始工作了。
B 车间实况
车间的地板上,污泥和肉泥混杂在一起
车间主任带着记者来到配料车间,记者看到两三百平方米的车间内放着三台大型的搅拌机,8名工人正在干活,地面上污水横流,地上到处是散落的污泥和碎肉。车间内三台机器同时开着,声音震耳欲聋。主任带着记者看了一会,有两台机器停了,车间的声音小些后,主任说,“这里是三个人一组,一共三台机器,目前正好缺一个人,你跟着加工的那个师傅,干什么活你问他就行。”
随后主任跟一台搅拌机的操作工人说了几句后就离开了。记者看到,这位师傅把放在筐子里的冰冻的肉,一整块拿起来直接扔到搅拌机里,随后又举起大半袋面粉直接倒到里面,看搅拌开了后,又拿起一小桶酱油全倒了进去,约1分钟后,看到混合在一起的肉搅拌开了,开始用手划拉着肉,试试肉有没有搅拌匀。觉得差不多均匀了,他用机器上一个圆形的东西挡住肉泥,把搅拌机里的肉泥倒到了一个大铁桶里,有些没有铲干净的地方,就拿起一个塑料板子铲出来扔到大桶里。
“你把这个推到外面过秤。”师傅对记者说,并用手指着车间门口。记者推车子时感觉脚下有些滑,低头一看,地上全是积水,到处都是碎肉和很多油腻的东西,很湿滑。
就这样边打滑边把很重的铁桶推车推到了门口,有一个没有戴口罩的男子专门在那里负责称重。他让记者把车子推到一个铁秤上,过了一下磅后,在手中的本上记下了数字,让记者把桶推到指定的地方。记者将车推过去后,看到要推过去的这个车间里到处都冒着热气,几乎看不到里面。将车靠在要放肉泥的地方后,记者看到这个车间是专门将推来的肉泥放到机器的入口处,等出来时已经是一个个肉丸了。这些肉丸漂在水里,往一个长形的机器里移动,一个工人告诉记者,这些丸子再经过加热后,出来就都熟了。
三个搅拌机,加工不同丸子
记者看到搅拌机前的加工师傅正在将筐子里的碎肉往搅拌机里倒时,想抢过来干活,说了几次那个师傅都不回应,只顾着自己低头干活。三人小组中有一位50来岁的师傅,记者问他为什么加工师傅不分给记者活干时,在嘈杂的车间里,他大声喊叫着说,“每组都有自己的活,什么时候干完了什么时候才能下班,干少了工资就少,干多了工资就多,当然能多干就多干吧,你多适应一下,熟练了干的活就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