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牙齿上看人类到底该吃荤吃素
也有科学家从另外的角度来探索古代的饮食结构。杨坚说,有的虽然是一家之言,但是也可以得到不少启示,比如有的人从人体器官牙齿谈起。
人的齿共有32颗(上下各16颗),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从前向后分别是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左右对称),以16颗上牙为例(上牙犬齿比较突出),所占的颗数分别是:门牙4颗、犬齿2颗、前臼齿4颗、臼齿6颗。在这些齿中,大体可把犬齿看做是百分之百“加工”肉食的——从老虎用大犬齿嚼肉食和人们一般用犬齿开启啤酒瓶盖中可得到启示;门齿、前臼齿加工肉食和素食的功能各半;而臼齿加工素食起码占60%的功能。这样概算以后说明,人的牙齿有60%是吃素食的,40%是吃肉的。
再从人的消化道的消化功能看,也可大体说明人是肉、素同食的杂食性动物:人体比狮子、老虎等肉食动物的消化道要长,大体说明人食肉的消化功能比纯食肉动物的要差;但人体的消化道又比食草动物要短,又说明人完全吃禾谷类食物的话,人体所需营养吸收是不够的。
古人吃肉少不是不喜欢而是吃不起
虽然最初的猿人是杂食动物,以素为主,以肉为辅,但随着农业结构的变化,中外饮食差异也渐渐起了变化,“这也证明了,人从来没有天生吃素或者吃肉一说,人喜欢吃什么,有时更多是受外界因素影响的。”
中国农业博物馆徐旺生研究员曾经对中外饮食做过大量的研究,他研究认为,其实很大程度,人是喜欢吃肉的,人虽然是杂食动物,但主要是由于受经济结构的影响。饮食的原料结构的不同直接源于农业结构。
在西方,农业结构一直是一种农牧混合型结构,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发展,食物既来自种植,也来自养殖,因此欧洲人的饮食中除了谷物蔬菜以外,肉奶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中国则自春秋战国以后,农业结构成为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的经济结构,人们的食物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食物中谷物占主要成分,很少的情况下才能吃到肉。东周时期,只有七十岁的老人才能吃上肉,此外官高禄厚的人才能吃到肉,被人们冠以“肉食者”。普通百姓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难以吃到肉的,一般收成较好,在有限的节日里也许能破例吃到肉。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封建社会瓦解。
历史上,西方人饮食中肉的比重要大于中国人饮食中肉的比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得越来越明显。到明清时期,当中国人纷纷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红薯、土豆以解决粮食紧缺时,西方人饮食中肉食的比重已经大大超过谷物类,谷物则主要用来饲喂家畜,以转化成肉奶蛋等高质量的食物。
从今天中美饮食中谷物和肉奶蛋的分量,就可清楚知道这一点。今天中国的年人均粮食消费量是400公斤,而美国人均消费1000公斤以上,中国人均消费粮食主要仍由谷物来体现,而美国的人均消费粮食是由肉奶蛋来体现,直接食用谷物的量很少。
杨坚也认同这个观点,过去中国古人少吃肉,当然不是不喜欢吃肉,而是这么多人在一起根本吃不起。曾经有人计算过,一亩地,如果种草,大概能养13头羊,而如果种粮食,可以收获600斤,600斤粮食,至少可以让人吃200天,这显然是羊肉无法比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