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成高糖价“稳定器”
专家认为,糖价走高,国内供需缺口固然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成本推高糖价同样不容忽视,在当前食糖市场存在较大供需缺口的背景下,相关企业可以比较顺利地将成本转嫁给下游企业,最终转移给消费者。
制糖产业独有的“糖蔗联动”机制使得制糖成本随着糖价水涨船高。记者采访发现,在广西河池等地区,09/10榨季甘蔗收购价早已近350元/吨,10/11榨季更是易涨难跌。
在另一甘蔗主产区云南,蔗价上涨也成了制糖企业面临的首要压力。云南省甘蔗糖学会副理事长王成华告诉记者,在云南,09/10榨季糖厂甘蔗收购价已突破300元/吨,10/11榨季,甘蔗基本收购价将提高至300元/吨,食糖生产成本提高已成必然。
在原料蔗价上涨同时,人工成本增加加剧了企业成本压力。不少糖厂厂长告诉记者,近年来,蔗区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劳动力相对稀缺,企业不得不提高用人成本。
此外,物流等各项费用提高也使得制糖企业进一步向下游企业和消费者转移成本,推高了糖价。广西永鑫华糖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锡文告诉记者,在广西,蔗糖基本生产成本即高达3600元/吨至3700元/吨,加上税收、库存成本、物流费用以及修路、供种等扶持蔗农支出,食糖总成本早已超4000元/吨。
专家分析,相比需求拉动型的价格上涨,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往往更具刚性,在一定意义上,高制糖成本已经成为糖价高位运行“稳定器”,这也是部分业内人士认定“高糖价时代已然来临”的重要理由。
制糖企业需未雨绸缪
专家提醒,在当前食糖短缺、价格传导机制相对顺畅情况下,企业尚能较为顺利地将成本上涨压力转嫁给消费者。一旦供需缺口得到弥补,价格传导受阻,产业风险暴露无遗,制糖企业或将重陷前几年“产量不降反升,利润连年下滑”怪圈。
专家认为,在当前糖价高位运行的背景下,制糖企业外部环境相对宽松,制糖企业更需未雨绸缪,抓住机遇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及早规避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落后的蔗糖种植和现代化糖业生产的矛盾是目前糖业面临的主要矛盾。陆益栋说,国内甘蔗种植科技含量低,优良品种少,生产效率偏低,成本偏高是导致食糖生产“致命的薄弱”。(记者王秋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