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蔬菜价格走高,无论是时下大量上市的本地蔬菜,还是调运来的外地蔬菜,价格均居高不下。特别是大蒜、土豆、大葱等个别品种,价格是往年同期的几倍,甚至出现菜比肉贵的现象
核心提示
●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芹菜、韭菜、黄瓜、西红柿等居民餐桌常见的 13种蔬菜价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约 50%。
●上半年北方倒春寒及南方旱涝灾害,生产、流通环节成本增加及农资上涨,均是今年蔬菜价格上涨的推手。老百姓对蔬菜需求量越来越大也是推动菜价上涨的潜在因素。
●对于运入我市的蔬菜是否在流通环节出现炒作行为,业内人士认为,除大蒜、辣椒等蔬菜干货上游批发商可通过限制出货炒作外,大多数蔬菜都不易保存,所以在流通环节出现炒作行为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上半年全市蔬菜生产面积53.25万亩,同比增长 3.7%。这对于宝鸡的蔬菜需求量来说,仅能满足 30%的需要,其余 70%仍需从外地调运,因此蔬菜价格易出现波动。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增加本地蔬菜产量,减少蔬菜从外地到消费者之间的流通环节,是解决宝鸡菜价高涨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
变形弯曲的“一头大”蔫黄瓜每公斤 3元至 3.6元;丑陋不堪的土豆每公斤 3.4元至 3.8元;带着大把麻黄叶的大葱每公斤 3元至 3.6元;“蒜你狠”再次发狠,蒜价超过了猪肉价……今年,高扬的蔬菜价格让市民发出了“菜比肉贵”的感叹。
按照常规,夏季本地蔬菜大量上市,价格理应逐日下降,但目前宝鸡蔬菜市场上的价格仍然是居高不下,低于 1元的蔬菜很难寻觅,菜价俨然进入到“元时代”。那么,居高不下的菜价背后究竟谁是推手?如何让“发烧”的菜价“退烧”?就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菜篮子越来越虚
“菜篮子”与每户家庭的生活质量紧密相连。可是从年初至今,蔬菜市场“涨”声一片,价格涨幅之大,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对此,市民在抱怨的同时,也多了几许无奈。
每天清晨总在市区人民街早市买菜的张大妈,越来越不愿赶早市买菜了,原因是菜价太高,10块钱买不了两样菜。8月 10日,她在早市上转了一圈,最后花了 5块多钱买了点芹菜、萝卜。 “今年的菜实在太贵。”她告诉记者,肉价不算高,但菜价却高得可怕,你看大蒜价格都炒到 9块 5了,像茄子、韭菜这些大路菜都卖到两元了。
经常到市区金陵新村市场买菜的郝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们一家三口每顿饭一般做两个菜,现在一天三顿用在买菜上的花销就有 20多元,这比以前每天要多支出七八块钱呢。
记者在各大集贸市场和一些大型超市发现,低价的新鲜蔬菜供应量较少,包装精美、排列整齐、动辄十几元钱一公斤的有机蔬菜和绿色蔬菜则占了大部分货架。其中,新鲜的花菜、菜心、长豆角、豇豆、苦瓜等品种的价格每公斤都在五六元以上,来自外地的大红椒卖价甚至接近 14元,香菜每公斤更是卖到了 20元。而价格相对便宜的大路菜人气很旺,尤其是特价菜区域更是挤满了前来购买的市民。在某商场,精打细算的刘大伯以每斤 0.99元的价格买了一根白萝卜,“生吃炒着吃都挺好的。”他笑着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