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向来被看作是啤酒业最顶级的盛会。随着南非世界杯比赛的日趋激烈,部分“洋巨头”也纷纷展开攻势,欲借此机会重新布局中国市场。
先是嘉士伯在世界杯开幕当天,宣布以23.8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力压百威英博和华润雪花,成功收购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啤酒企业重庆啤酒12.25%的股权。成为重庆啤酒第一大股东之后,嘉士伯放言要将重庆区域龙头“山城”啤酒打造成全国性大众品牌。
尔后,在世界杯八强开战之际,另一行业巨头百威英博借南非世界杯赞助商的身份,把旗下哈尔滨啤酒推入中国大众的视野之内,欲借此机会提高哈啤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不仅如此,近年来,外资啤酒厂商通过资本运作,已经大规模渗入中国啤酒市场。据了解,目前,我国十大啤酒厂商中只有燕京和金星没有外资股份,其他均有外资控股或参股。日本朝日啤酒持有青啤19.99%的股权;SAB控股华润雪花49%股权;百威除了拥有哈啤之外,还拥有福建雪津啤酒的全部股份,以及中国第五大啤酒品牌珠江啤酒28.56%的股份,此外,百威旗下还有双鹿、金龙泉、红石梁、白沙、金陵、绿兰莎、金狮、三泰等众多本土啤酒品牌。
不难看出,“圈地运动”的背后无疑是“洋巨头”想借助本土品牌,出击我国中低端啤酒消费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对此,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分析师李靓表示,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这是众多“洋巨头”瞄准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
“另外,这也是由我国啤酒的消费结构决定的。由于受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限制,从销售量和销售额来看,中低档啤酒依旧是主流。”李靓补充道,外资品牌大多面向高端市场,而中国的中高档酒类消费市场主要是白酒、红酒等,此外,一些国内啤酒品牌也在向中高端市场发展。
不可否认,“洋巨头”的不断进入,必然给我国本土啤酒品牌带来巨大冲击,但是业内人士认为,来势汹汹的“洋巨头”某种程度上却会给国内企业带来积极意义。
李靓认为,“洋巨头”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但从另一角度考虑,一方面能促使国内啤酒企业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国内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