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长沙市雨花区工商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一个肮脏恶臭、无证无照的猪油作坊时,发现这里在用廉价收购的生猪屠宰“下脚料”炼猪油,时间已达3年多。而权威部门出示的检验报告却显示这种“下脚料猪油”是“合格食品”。(见5月3日《京华时报》)
“见过那个场面,一辈子都不想再吃猪油”,“这种东西应该只能炼工业油脂。做食用油,恶心啊!”当地参与执法的干部和有关卫生监督专家如是表示。其实,在我看来,与肮脏、龌龊的“下脚料猪油”加工场地相比,更令人“恶心”的还是“下脚料猪油竟是合格食品”这样一个荒诞的事实。因为这实际上意味着,我们赖以判断猪油是否合格的食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本身就是不合格的——早就丧失了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鉴定和保障作用。这正如当地办案人员指出的:“标准太低,覆盖面太窄,太没有技术含量!”
而在这种“太没有技术含量”的标准指导下,即便不是黑作坊而是正规厂家加工出的猪油,谁又能保证它一定就是真正的合格食品呢?
事实上,类似这种令人恶心的、不合格“合格食品”现象,不独有猪油——这正像有专家指出的,“潲水油”、“病死猪肉熏制腊肉”等,制造者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甚至还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自行检验,获得数据后再调整其“生产工艺”和“配方”,“达标”后再入市。进一步看,这甚至完全可以说是我国整个食品监管领域早就普遍存在的现象。比如,在近年来发生的许多著名食品安全事件中——从“苏丹红”到“PVC食品保鲜膜”,再到“三聚氰胺奶粉”,几乎都能不同程度地见证这一点:在事发前,我们或者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检测标准,或者完全没有被监管部门列入检查项目。
“民以食为天”。恶心的食品竟纷纷成为堂而皇之的“合格食品”,显然只能表明,我们这里的“天”分明是漏了——滞后而残缺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已让它漏洞百出、千疮百孔。因此,尽快“补天”已是刻不容缓、时不我待。4月30日,卫生部起草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草案)》正式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草案规定,“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宗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我们期待该《管理办法》早日正式生效,担负起食品安全的“补天”重任。 (□张贵峰)
|
|
相关新闻 |
|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
|
|
|
热辣资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