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美食

  包容,坚韧,和合,中庸。

  人问何为中国精神,思忖良久,索检以上八字,疑未全然概之。

  于网上随览,见一八旬孤寡老妪,佝偻着腰颤微微满地拾荒,可怜她,是在为逝去的儿子偿还看病的欠债。恍然有悟,这不就是中国精神么?

  携小女上街买菜,至小巷,见那打烧饼者,记得30年前即在此,如今依旧,躬身,啪地一声脆响,将擀好的面饼扣向铁锅,小擀杖尚辅以喀啦啦颤音;再往前,又见那鞋匠,30年前便在遮阳伞下,今亦如故。随想,风霜雨雪,寒来暑去,烧饼已造多少?鞋子已修几双?他们恒守如一,往复常律,这其中,难道没有中国精神?

  回家操起电视遥控,随意搜至一台,正播出《亮剑》,想,该剧所宣扬的“亮剑”精神,不也属中国精神之一种?

  夜静,在案头信手翻阅,发现我们所言之中国精神,其实早已蕴藏在了中国的方块字里。故使思维漫漶开来……

  耸入天际的喜马拉雅,依次降递的昆仑雪山,孕育了黄河长江。祖先们面对的,要么洪荒遍野,浊浪排空;要么干旱连年,赤地千里。严酷的生存环境,哪比得温柔的地中海?于是,造就了先祖血脉中的禀赋:敬畏自然,含蓄容纳;讲求和合,追寻中庸;由天人顺应,至天人合一。在漫漫岁月中,伴斗转星移,坚强顽韧,不断进取,克己复礼,生生不息。从尧、舜、禹,到老、庄、孔,实践、总结、并提炼出了中国人应有的基本精神。这也是区别于异域其他民族的特有精神。之后的一切,便是在此基础上的绵延承袭。倒是应该审计,在传承之路上,我们已经丢失了多少?

  愚见,若以物象而喻,中国精神更趋于水,乃黄河长江一类,衔远山,吞众溪,穿谷越野,川流不息,直奔汪洋。老子言“上善”,即喻其“若水”。观山水相依,明仁智双修。火,显然不能盖之,雷电风雨,亦不宜与之相喻。

  体现于具体人物,会发现,上至三皇五帝,下至黎民百姓,凡这片土地上生息的龙的传人,身上无不浸染了中国精神。再往后数,不仅屈原身上有中国精神,如愚公般的代代劳动者,均有中国精神;荆轲、田横、公孙杵臼等人有中国精神,其实李鸿章身上也有中国精神;钱学森、袁隆平等等,凡一切为中国进步而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更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精神。

  尝曰,观其像不像个中国人,就看其身上有无中国精神;换言之,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就需有鲜明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既不同罗马精神,亦不同印度精神;既非日耳曼的纳粹精神,更非小东赢的武士道精神!此精神,就是纯正的中国味,乃东方文化之结晶,博大而崇高,与天地相和谐,最能代表优秀文化。如今有人鼓呼彰显,不属标新立异,愿国人常觉常醒,使精神不死,让中国永生!

  (何丹萌,笔名丹萌。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副研究员。曾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供职于陕西省艺术馆。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写有小说、散文、戏剧作品百余万字,出版散文集《有了苦不要说》等。)

编辑:李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