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他家庭贫困,在老师帮助下完成学业;长大后,他不忘师恩,毅然投入乡村教育中,用尽心血去改变乡村孩子的命运。从教20多年,他在珠心算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所带出的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为了学生,他的儿女有病不能照顾,亲人离世不能送行。他说:“为了黑土地的孩子们,我做什么都是值得的。”他叫杨庆春,辽源市龙山区寿山中心校的一名普通教师。
难以忘怀不忘师恩毅然从教
学生时代,是杨庆春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记忆。虽然家里非常困难,但杨庆春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学校老师对他非常照顾,杨庆春回忆说:“初中时学生都带饭,因为家里穷,我也就能带两个地瓜、几根咸菜条。老师们看到后,都把自己带的饭菜往我饭盒里拨,基本上我初中这几年的午饭吃的都是老师们的。”由于是农村孩子,杨庆春英语基础较差,几乎很难及格,但因为其他科成绩优秀,他的成绩始终都能排进年组前两名。英语老师知道后,背着学校,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免费给杨庆春进行补课。“那时候学校补课是收费的,我哪有钱参加啊,教英语的孙老师就偷着给我补习,我的英语成绩提高很快。”杨庆春说。
初中毕业后,杨庆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是,因为家中贫困,他无奈辍学,回家务农。那段时间,杨庆春很消沉,理想的火焰熄灭了,自己觉得前途一片渺茫。恰好这时,乡里招聘代课教师,杨庆春非常高兴,兴高采烈地报名了。没想到,这一决定却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对,大家认为,一个大小伙子每月拿着那点工资够干啥的,还不如安心在家种地,农闲时出外打工,一年也不少赚。但杨庆春没有动摇,他说:“我从心里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因为我曾受过很多老师的帮助,了解这一职业,我希望我的上学梦能在其他孩子身上得到延续,让更多山村孩子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改变他们的命运。”
就这样,1987年3月,杨庆春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
杨庆春家住离学校30公里外的一个村子,每天早上,他都得骑摩托车上班。家中有两个孩子,妻子没有工作,全家人就靠着他的工资和六亩薄田生活。
杨庆春所在的辽源市龙山区寿山中心校
说起与珠心算结缘,杨庆春觉得非常巧合。1990年,龙山区开展珠心算教学实验,校长给了他一本书,让他好好学学,然后再教学生。从没接触过珠心算方面知识的杨庆春,开始了艰苦自学。没人能想象,那段时间杨庆春是如何钻研的,他夜以继日,一有时间就拿起算盘演练,一遍又一遍,然后记录下心得。同时,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杨庆春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编辑:宾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