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小学时,谢应光常常既当先生又当保姆,中午他要帮孩子们热饭
海都网记者周德庆张超晖张伟文/图
“有一位谢老师,一辈子都在深山的村小教书,2010年6月,他为照顾被洪水困在学校的9名孩子,看着自家的房子被冲垮。现在,他还好吗?”
昨日,本报与蒙牛乳业携手,一起寻找2013八闽最美乡村教师的征集令发出后,不少读者拨打本报热线968111,推荐自己心目中的最美乡村教师。其中,三明将乐县大源乡的谢应光老师被不少读者惦记。昨日,记者再次采访了谢应光老师。他说,他现在很好,在大源乡中心校当了一名生管老师,正在享受退休前的美好生活。
每夜查房五六次帮学生盖被子
“每天晚上要起床查房五六次,有些寄宿的孩子太小了,睡觉会踢被子,得帮他们盖好被子,要不容易着凉感冒。”59岁的谢应光,离明年3月退休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了,他已经在山村小学整整坚守了42年。
三年前,山洪冲毁了老谢执教的长甲小学,他家的房子也没了。随后,他和长甲小学的9名孩子一起来到了大源乡的中心校。被当地村民喊为“保姆老师”的谢应光,被领导安排做了学校的生管老师,成了寄宿孩子名符其实的“保姆”。
“以前是照顾几个孩子的生活,现在是照顾上百名孩子的吃、喝、拉、撒,责任更大了。”老谢说,撤点并校后,学校的寄宿孩子多了,留守儿童也多了。“今年有近170名孩子寄宿,一年级寄宿的孩子就有5个,管他们的生活要更细心。”
一天24小时,除了上课,其他的时间里,老谢都要费心,“还好,我是个老保姆了。”
在生管老师的岗位上,谢应光被评为了省级优秀教师。
家中房子被淹他却守着9名学生
老谢的家在当地一个叫廖家第的小村子里。当上一名乡村教师,起初是因为他能写上一笔好字。这么多年,农村办喜事、过年写对联,老谢都是随叫随到。
1971年,他初中毕业后,留在村里做了一名代课老师,“那时候,村小缺老师,读完初中的孩子寥寥无几。”想起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他的梦想就是全村的孩子都能上学,从小学、中学一直上到大学。
随后的四十多年,他先后辗转于大源乡的洋源、增源、长甲等大山里的小学。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要一个人坚守一所学校,承担所有的课程。大山偏僻,山路陡峭,每天早晨7点左右,老谢都要沿村去接孩子们上学,下暴雨时,还得一个一个背回去。中午下课后,他还得帮孩子们热饭。
既当先生又当保姆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2010年。当年的6月18日,瓢泼大雨困住了全校的9个孩子,他主动要求留下来照顾孩子,眼睁睁看着两公里外自家的房子被淹,而家中,还有他的老伴和刚满周岁的孙子。
结果,房子没了,幸好家人没事。当时,听到消息后,老谢蹲坐在地上,老泪纵横。
“学生有出息,我就没遗憾了”
大水过后,老谢的家搬到了离大源乡约40公里的县城。现在,全家人都在县城,他每周五傍晚回家,星期天下午3点前回到学校。下午3点后,寄宿的孩子也陆陆续续回到学校。
马上就要退休了,想起四十多年的教书匠生活,老谢有遗憾,但更多的是自豪,“长期在单人校教书,语文、数学、音乐、体育,什么都要教,自然什么都不拔尖”。
可教过的学生,都在惦记着他的好。每年逢年过节,在外地工作、读书的学生回来,都会请他去家里吃饭,村民杀了猪,会记得给他留一块最好的上排。
这么多年来,老谢教过的学生考上大学本科的就有三十多个,“看着学生有出息,我这辈子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编辑:宾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