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美食

农村留守儿童之痛:钻进垃圾箱的童年

来源: 解放日报  2012-11-28 10:09 http://food.hsw.cn 版权声明

  2

  也许,他们觉得,自己“出来混”的日子,刚刚开了个好头。

  毕节学院有食堂,有学生看到,孩子们时常溜过保安的岗亭,偷拿些学生的剩菜。

  若要避风挡雨,学院里有的是地方,教学楼的自习教室,或者图书馆,但显然,孩子们不敢进去。

  学院路往北,有建筑工地,售楼处终日开着空调,温暖如春,但孩子们更不敢进去。

  建筑工地对面,是一小片棚户,砖瓦房子,塑料棚顶,一些工人住在这,拉货、租车。但稍稍往里,便有数只狼狗狂吠,似乎要挣脱锁链,扑向陌生人。孩子们依旧不敢进去。

  建筑工地旁的山坡上,稍上数十级台阶,便是流仓桥街道办事处。流仓桥派出所,也在这里。今年9月,有一份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其中第四条,写着“公安、民政、财政、卫生、城管、交通等部门及各乡办事处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时,应及时告知、引导、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到民政部门。”

  孩子们也不敢去,或者不愿意去。事实上,除了大一些的陶中林和陶中井,其他孩子早年辍学,自小讲苗寨土话,普通话也许是从电视上学的,甚至未必认识“流仓桥信访综治办公室”这几个汉字。

  3

  但是,孩子们最终为自己选定了上佳的“据点”——一片待拆迁的破房。藏在学院路和山谷的河流中间,这是一片下坡,马路上人来车往,却很少想到探出头看看这里。

  一些房子塌了,一些房子只剩个框架,顶无片瓦,屋内满地的瓦砾和砖块;有座房子还“健全”,木门破了一片,正好容孩子俯身钻入。

  但无奈,房子漏风,还是冷。孩子们想到的取暖办法,就是生火。

  他们爱玩火,被83岁的孙庆英(音)看在眼里,孙婆婆是这一片少数的几位居民。

  孩子们出事前几日,她总是在附近看到火光,两个大孩子护着火,几个小的在附近又蹦又跳。可以烧火的东西,随地可取,废弃房屋的碎木头,贴在门上的楹联纸。他们手里的打火机,许是捡来的……

  据村里人说,孩子们在寨子里,从来不敢玩火,出去混,豪情万丈,胆子大了。

  孙婆婆向火光赶去,想让孩子们别玩火,至少,别拿屋子上的木头烧火,会烧塌了房子。她在石头后刚露个头,孩子们见到,便弃了火堆,呼啸着向河谷深处逃去。孙婆婆怕他们摔着,喊不要跑,但孩子们如猴子般,蹿上跳下,一会儿就没影了。

  孙婆婆把火灭了,站了会儿,叹了口气。她想着,什么时候,跟这群孩子好好说说话。

  想不到,下次见面,便是死生之隔。

编辑:帅东锋

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