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9月11日电(记者 姜辰蓉、徐博)青花瓷般的小碗,盛着豆花状的酸奶。近年来,这种名为“青海老酸奶”的食品引得众多消费者追捧。不过,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老酸奶却不断遭遇“新烦恼”。
在青海各地有一种传统酸奶,凝结若豆腐花,用碗盛着,食用时用小勺挖取。这种酸奶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许多到过青海的游客都被这种美食吸引。
2008年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传统酸奶的工业化生产,为了突出青海本地特色以及传统特点,他们将这种新产品取名为“青海老酸奶”,还设计了以蓝、白为主色调的青花瓷造型外包装。“因为青海最早的碗装酸奶就是用蓝色花纹的白瓷碗装的。”小西牛乳业总经理王维生说。
没想到,一次新尝试带来了突破。“青海老酸奶”一经问世,立即受到追捧,日产量从最初的4吨增加到70多吨,仍然供不应求,许多到青海旅游的游客都成箱购买。这一火爆局面,很快引起全国各家乳制品企业注意,各地形形色色的“老酸奶”纷纷上马,其中不乏乳业巨头。随着行情节节看涨,各地众多奶企纷纷争相“卖老”,希图分一杯羹,一时间拉开了一场“老酸奶”的“混战”。
据王维生介绍,“青海老酸奶”是小西牛的“拳头”产品,仅2009年销售额就达到8000多万元,2010年则翻番,达到1.6亿元。对于“混战”,王维生非常无奈。他担心,这种无序局面,长远来看对企业发展不利。在混乱的局面下,万一哪家资质不够的企业“出点事”,连累的是整个行业。
王维生说:“青海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食用酸奶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青海老酸奶’其实代表了青海一种食用酸奶的文化,而文化、品质这些深层次因素,并不是通过简单模仿就可以照搬的。”
火爆带来的“混战”硝烟还未散去,老酸奶的另一种烦恼不期而至。几个月前,老酸奶被指只是在普通酸奶的基础上添加了凝胶剂与增稠剂,是毫无营养价值的“酸奶冻”。
“说实话,刚开始看到相关报道时,我们还没有在意。因为产品都经过质检合格才能销售。谁知这场风波却令我们的销量一度下降30%。”王维生表示,老酸奶从一经问世就被盗用、跟风,在中国乳业处于低潮中,带动了销售额。现在又陷入“添加剂门”,实在是意料之外。
在生产车间,王维生详细介绍了老酸奶的生产过程。他说,为了让“青海老酸奶”的口感跟传统碗装酸奶保持一致,生产前要先选奶源,必须选黏稠度比较高,含蛋白质比较多的牛奶;生产时要先罐装,将已经制作好的半成品分别装进小塑料碗里,呈豆腐状,然后通过机器封口,最后送进发酵室实施72小时冷藏发酵。酸奶的制作时间长,可保质期相对较短。
“老酸奶与普通酸奶的区别并不是添加了凝胶或增稠剂,简单地说,普通酸奶是先发酵后分装;老酸奶是先分装后进冷藏柜进行发酵。因此,这种成块的酸奶适合消费者拿着勺吃,而并不是加了什么凝固剂、增稠剂,只是生产工艺顺序不同。”王维生说,“当然我只能代表小西牛的产品,至于其他企业有没有添加东西,我也不好说。”
对于形形色色的“老酸奶”与接踵而至的“添加剂”风波,王维生说:“我们肯定不能为了维权而不顾企业生存,目前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在青藏高原创立知名的食品品牌不容易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还是要坚持走下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