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从壶里提取出透明液体 本报记者 袁小锋 摄
华商网-华商报咸阳讯(记者 袁小锋)“根据这枚印章上的小篆字体判断,这是一座战国秦代墓葬,里面出土的铜鼎、铜带钩等物品,显示墓主人身份不一般。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蒜头铜壶里面的液体究竟是什么?会是保存千年的美酒吗?”近日,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在渭城区渭城镇坡刘村东北部台地上的一座秦代墓葬群内,发掘出土了部分战国时期的文物。
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谢高文介绍,墓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口大底小。墓口长3.5米、宽2.5米,墓穴内有木棺痕迹,棺内有一具人骨,因盗扰下肢骨破坏严重。仰身直肢,头向西、面朝北。经初步判断,人骨性别为男性,年龄40-50岁。“考古发掘是6月中旬开始进行的。在陆续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枚铜质印章,字体为小篆。当时这枚印章是靠近人骨的腰间,上面用小篆字体写着‘赵旗’,据此判断墓主人应该是秦国人。”谢高文说。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墓室内出土了一把绿色的铜蒜头壶。发现该壶时,其并没有瓶塞,摇一摇竟然能听见水声。推测该物可能原本有木塞,但几千年过去了,木塞炭化后已经沉入了壶底,壶口被土块阻塞,因此液体没有挥发。”谢高文说,根据以往的经验,该物在秦代时一般用来装酒。
记者看到,这种液体无色无味,晶莹剔透。考古研究所一位专家表示:“陪葬物品中发现有2000多年前的液体存在,在目前的考古中非常罕见。此前曾有媒体报道考古发掘出‘西汉美酒’,还曾在白水县杜康镇的战国墓中出土了‘千年古酿’。”
“是否是战国时期的美酒还有待进一步认定。”谢高文表示,考古研究所将把抽出来的液体送往有关研究机构请专家鉴定,到时谜底就会揭晓。本报咸阳记者站热线:029-33377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