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6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临近端午,一个小小的粽子,却让南京骆先生一家的生活变得冰凉。在吃了发霉的粽子之后,骆先生已经怀孕的妻子出现恶心腹泻的症状,最终流产,骆太太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满是委屈。
霉变粽子或致孕妇流产
骆太太:煮过以后,咬了一口吃了一半,然后就发现味道有一点怪,刚开始我以为是那个粽叶的味道比较重,就没有在意,但是另外一半我就没有吃,到下午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肚子开始不舒服,然后晚上就开始拉肚子,第二天早上出现呕吐和腹泻。
5月12日,骆先生在位于南京水游城的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购买了一盒名为“一口鲜肉”的五芳斋速冻粽子,回家后发现粽子上有霉点和绿毛,骆先生怀疑,妻子的流产是因为吃了变质的吃粽子?昨晚(4日)在接受《新闻纵横》值班编辑吴喆华采访时,他转述了当地医院的判断。
骆先生:医院里面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说孕妇是忌吃霉变的食品,吃霉变食品会使染色体断裂和畸变,产生遗传性疾病和胎儿畸形,甚至导致胚胎停止发育,而夭折腹中流产。
配送环节或存隐患
按照医院的说法:从超市买回来的变质粽子,成了悲剧的导火线。那么,从超市里买回的冷冻粽子,为何会出现霉变?南京市白下区工商局副局长熊茂林表示:经过调查初步认定:五芳斋南京分公司,在把粽子运往“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过程中,没有采取冷链配送,而选择了常温车辆配送,导致粽子发生霉变。
熊茂林:在商家和厂家给我们返回的质监报告中显示,五芳斋公司自述对于速冻类产品在由南京分公司冷库配送到各销售网点过程中,未按照公司要求采取冷链配送,而选择了常温车辆配送,存在产品质量隐患。北京华联水游城门店也并未按照其与供应商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来监督食品配送,没有尽到管理的职责。
五芳斋回应:已展开自查
对于霉变粽子事件,嘉兴市五芳斋集团昨天首次作出正式回应:公司表示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自查。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胡小彬认为:霉变的问题确实可能发生在配送环节。目前,公司已经召回并销毁了一百多袋问题粽子。
胡小彬:我们自查发现从我们的南京中转仓库发往超市,路程比较短,这批货没有用冷藏车配送,用了常温车配送。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们公司内部也做了一些强调与部署,包括内部巡检,对所有的分公司进行巡检,要求各个分公司在配送中严格把住每一道环节,哪怕是最后一公里。
受害人要求赔偿 企业认为材料不齐
公司的积极应对,无法挽回已经造成的伤害。为此,骆先生一家提出了20万元的经济赔偿,并要求五芳斋集团在媒体上公开道歉,五芳斋集团却认为对方提供的相关材料并不齐全,受害人骆太太对此难以接受。
骆先生:很气愤,还没有得到道歉,作为消费者,证据收集的已经不能再多了。
举证难,已经成为横亘在消费者维权之路上的巨大屏障。中国社会科学与食品药品产业与监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张永建建议,消费者可以采取举证倒置的方法。
张永建:作为消费者的个体来做这方面的举证,难度是非常大的,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有些司法案例当中,我们叫做举证倒置,所谓举证倒置就是不是由消费者来进行举证,而是商家进行举证,只能自己证明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瑕疵,如果证明不了就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所以在这些方面完全可以采取举证倒置这种方法解决消费者举证难困难这个问题。
而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食品专家周应恒的观点更加尖锐:相比于消费者的弱势,对于五芳斋这样的行业领头企业来说,不应该逃避责任。
周应恒:对于五芳斋这样的知名企业,如果发生了霉变它自己没有监测到,企业应该是有责任的。我不认为企业可以推卸这个责任。现在我们整个的中国食品安全界,企业都是在推卸责任,不负责任的企业如果不在市场当中付出相应的代价,受到相应的处罚的话,中国的食品安全就没有希望。
食品安全监管任重而道远
从五芳斋南京公司没有采取冷链运输,到“北京华联综合超市”没有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从田间到餐桌,食品安全的监管任重道远。南京市白下区工商局副局长熊茂林表示:工商部门会加大对食品配送和仓储领域的监管,但是中间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主要还是依靠企业自律。
熊茂林:工商部门在下一步也会加大对食品配送和仓储领域的监管,但是这个领域因为不是发生在销售的流通领域终端,在这一环节主要是依靠商家和厂家他们严格履行企业的各项制度以及国家以及行业的标准。
有媒体评论称,粽子在生产和销售的一头一尾环节,都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唯独中间的运输环节往往存在监管缺位。对于像粽子一样需要低温运输的食品,建立一个冷链运输的基础信息库迫在眉睫。
端午临近,棕叶飘香。在玲琅满目货架上,如何选购新鲜可口的粽子?中国社会科学与食品药品产业与监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永建提示:市场上的粽子分为做现做现卖、真空包装和冷冻运输等,不同状态下粽子的保质期有所不同。
张永建:在南方有一些把肉制品、火腿也放在粽子里,北方更多的可能是放的什么豆沙、糖这样的东西,显然这两种的保质期的要求和时间也不一样,特别是像这种季节性的食品,建议一定要选择保质期以内的产品,尽可能的接近生产日期,而不是靠近这个快失效的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