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须从源头抓起。
认证蔬菜为何受冷落?
事实上,超市上不时有贴着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签的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贵上两三倍,大部分市民望而却步。“价格偏高,降低了市场需求,越小规模,成本越高。”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教授说。
“有机蔬菜都要卖每斤10元左右,绿色蔬菜也比普通蔬菜贵20%,一家三口每天光吃菜就要几十元,而且到底是不是有机还不甚放心。”家住珠江新城的白领石小姐说,无奈之下,他们单位不少同事都转向农庄订购蔬菜。
但广东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都是经过认证的环保安全食品。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机食品完全不用化学农药、肥料和添加剂,而绿色食品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年限3年,每年还有4次抽检;有机食品标志使用年限1年,一年后需重新认证。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上“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网站或“中国绿色食品网”查询所购食品是否有机或绿色食品。
然而,去年底的央视调查显示,在一些通过国家认证的“有机蔬菜基地”,农民坦言化肥照样添加,有菜贩甚至表示,每斤菜加五角,“有机”认证便可以办妥。
某食品有限公司张总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他做绿色玉米已经很多年了,市场上冒充的绿色食品很常见“绿色食品认证3年办理一次,在这3年期间,很少有人来检查绿色食品,至少我没有碰到有人来检查我的玉米生产”。
“有机蔬菜的标准虽然最为严格,但均为定性标准,这为认证的度量衡带来难度。此外,有机认证的市场化运作,容易令认证变成了钱证交易。目前有机食品是拥有代理权的一些民间机构或者国际机构来认证,他们从源头上监管的力度就参差不齐,一些机构只管收费,忽视审核,认证后抽查过松,甚至出现一次交费,终身贴标志也没人管。”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副会长陈日远说。
这种情况下,“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市民只能更倾向于用脚投票的自供蔬菜。
专家观点
自供蔬菜未具普遍推广性
制度规范是长远之策
那么,能够随时受客户监督的自供蔬菜是否就高枕无忧,成为将来蔬菜供应的一大趋势?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副会长陈日远认为,相对而言,这些自供蔬菜眼见为实,而市场上或流动菜贩的菜源复杂。自供蔬菜源头更为确定,消费者还可以随时检查,或者指定其种植用料,从这点上看,比一般蔬菜更安全。但他认为,从推广的角度看,没有可能让所有人都认租一片农田供应蔬菜,这只能是有一定经济条件的部分市民所为。从切实可行的方法来看,还是从田头、流通、销售3个环节加强监管。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农超对接”,建立菜源追溯制度,减少流通环节的影响。
另外,在农药残留的检测上,有专家对比过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农药残留检测指标,中国指标项目大约为后者一半不到。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一位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健全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刻不容缓,在今后3年内,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将达到7000项左右。”但这与欧盟的14.5万项仍有很大差距。
目前,我国在农药残留检测上主要在市场终端,且局限在杯水车薪的抽检,但在种植环节直接干预太少。一位长期经营有机素食馆的老板许先生就告诉记者,一些自诩有机蔬菜的种植基地尽管不施用化肥、农药,但受周边农田的地下水渗透影响,自己现场检测后发现农残同样超标,“从这个角度看,光用眼看到不施化肥不用农药还不是最稳妥”。
除此之外,专家表示,自供并不能消除一些化学污染。比如按传统的耕种方式,以动物粪便来给蔬菜施肥,很有可能粪便中带有一些比化肥更复杂的成分,如传染病源,如重金属、抗生素等。专家认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解读,自供这一现象背离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专业化的趋势,甚至有“特权”思想作祟之嫌,“食品安全应该是全民共享的平等权利,制度化的规范并监管有力才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长远之策,而这个规范,应该涵盖食品安全的各行业和整个产业链”。(记者谢庆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