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生资涨价,抵消了菜价上涨
记者又追到了菜农的田头。
从萧山追到余杭,菜农大都说自己没有赚到钱。原因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太快,抵消了菜价上涨。
有人提议:兴许规模经营大户尝到了甜头。
沃小强是绍兴县齐贤镇有名的种菜大户,经营200多亩菜地。说明来意,他有些愤然:“你看看目前的生产资料价格!我能赚吗?亏大了!”他掰着手指与我们算起了账:“我刚刚买了一车有机肥,去年每袋9元钱,现在每袋13元,涨幅40%。大棚薄膜去年每公斤12.5元,现在每公斤15.5元;人工去年每天60元,今年每天80元。承包费去年每亩400元,今年上调到每亩600元……”
他说,蔬菜的田头价格是抬高了,但菜价上涨幅度抵不上生产资料涨价幅度。他告诉记者,现在极端天气增多,农业作为弱质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又差。有时,一场灾害,让你血本无归。他眼下正发愁呢——今年9月一场大雨,就使他损失了10多万元。
比他境况更惨的还有绍兴县富盛镇种菜大户赵建华,今年9月份的一场龙卷风,白白损失了上百万元。
多方因素叠加,推动菜价上涨
都说没有赚到钱,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浙江大学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的刘云教授认为:“菜价上涨与农业用地减少、地价飙升有关。现在城市扩大、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大批农用地被挤占。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占用农地情况越严重。地少价升,推升了农产品价格。譬如,杭州市郊的四季青乡,过去是有名的‘菜篮子’,现在全成了高楼商铺。”
富盛镇种菜大户赵建华认为:“与国家没有激励政策也有关系。每亩水稻能补四五百元,蔬菜为什么没得补?”
杭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周一东则认为:“今年菜价上涨,不是单方面的原因,是几种因素叠加的结果:频繁自然灾害的影响,游资炒作的兴风作浪,成本上升的刚性推动,还有国际市场需求拉动。”
在采访中,大家都表示了共同的忧虑:菜价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菜价上涨会传导到各个领域,如果解决不好,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保供给,齐抓共管,才能抓出成效
刘云教授建议:“保护农用地的红线,一定不能突破。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变相突破,对我们这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都是一种灾难。”
周一东副主任认为:“作为职能部门,要把加强市场价格检测预警工作落到实处,对政府调价项目真正能管起来。”他说:“如何进一步扩大生产,稳定基地?如何进一步搞活流通,吸引外地更多的‘菜篮子’到杭州?如何进一步开辟绿色通道,降低经营成本?都大有文章可做。调控物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才能抓出成效。” 他建议,为了稳定菜价,可在各个菜场增设直销区,减少中间环节。另外菜场虽是经营场所,但要体现公益性质,首先要从向经营户的收费中体现出来。
金昌林研究员建议,各级政府应像重视粮食生产一样高度重视蔬菜等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加大投入,建设高标准的蔬菜基地。重点建设近郊速生叶菜等不耐贮藏运输的蔬菜基地,以保障大中城市居民的蔬菜平稳供应。再就是出台蔬菜冬种生产扶持政策。对季节性承包抛荒农田种植蔬菜的大户给予一定的奖励,享受同粮油生产一样的扶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