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龙虾”、“一滴香”等食品安全问题,将餐饮市场搅得人心惶惶,市民不敢消费,餐饮企业人人自危。“小龙虾”引发的食品安全“地震”余震不断。而在事件曝光的背后,更多的是对食品安全体系的反思。
焦点
我们吃的是食物还是毒物?
“麻辣小龙虾”曾经是风靡一时的美味,时至今日依然不乏众多的“粉丝”,据称在一个都市中,每日可能有数千食客吃过小龙虾。连日来,当媒体报道南京发生近20例进食小龙虾发生横纹肌溶解症患者,让消费者对小龙虾的喜爱受到抑制。本周,枝江出现4例肌溶解症患者,让宜昌人真正的“谈虾色变”。
在本报读者QQ群中,当记者抛出“小龙虾”的话题,立即引发读者们的激烈讨论。读者田硕说:“小龙虾,这段日子怕是大家都不敢吃了。想当年,我经常一个人能干掉一大盆小龙虾还没有任何不适,算是万幸了。现在要我吃小龙虾,给我钱我都不会吃了。”读者“窒息”说:“大家聊天的时候,发现很多妈妈都曾千叮咛万嘱咐,小龙虾绝对不要吃。他们认为不要碰这玩意儿的理由非常朴素:我们小时候,小龙虾在阴沟里随处可见,是吃龌龊东西长大的,自然这家伙也是不干不净容易得病了。可妈妈们不知道的是,阴沟里的东西还未必致病,但厨房里的伎俩却绝对不让人健康。事实就证明,“小龙虾”的危害远比阴沟里的腐败物厉害万万倍。”
激烈的讨论中,读者朋友们都对一个问题耿耿于怀——我们吃的是食物,还是毒物?为什么那些可口的食物背后,总隐藏着可怕的真相?记者也和读者们一样,很想弄明白这些“怪圈”。
厨房藏着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小龙虾从众多餐馆酒店的菜单上“除名”。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未上市的螃蟹又被曝出用避孕药增肥,久被大众推崇的长江野鱼也可致性早熟,这些事件的罪魁祸首都指向食品的原材料。当人们还没从食物原材料存在危害的震惊中缓过神来,餐馆酒店添加剂泛滥的消息,又一次把大众震晕了。
一滴香、肉馅宝、鸭膏、豆浆香精……各种各样的添加剂让普通消费者闻所未闻,而这些添加剂制作出来的食物却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果说因为原材料有危害,我们还可以拒绝用这类原材料制作的食物。而那些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放了添加剂的食物,我们又怎样拒绝?想到这不可见光的内幕,许多市民都不寒而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