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的检验报告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台,这也让生产厂家和消费者松了一口气,但是飘荡在消费者心里的疑云却仍未散去。回顾整个事件过程,诡异的“雌激素奶粉”何以如此迅速地发展成为公共事件?国产奶粉为何又成了受伤的主体?这是我们不得不反思的问题。
首先,食品安全已经成为食品消费第一选择因素。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的公众对奶粉的心理阴影,在这次“雌激素奶粉”事件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对于奶粉的问题,公众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再加上公众对于专业知识和信息局限。这些都是为什么几个性早熟孩子的个案会迅速地发展成为公共事件主要原因。
其次,企业对于危机的处理方式也是值得商榷的。相关厂家在事情爆出之后不是高调送检,以求政府机构的权威声音,而是高调要起诉媒体。
这次“雌激素奶粉”事件总算是告一段落,后续的发展我们还将持续关注。但是这次事件又在本已雪上加霜的国产乳业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我们要怎么作为才能让让国产奶粉不再受伤。我们以为,一要更好的引导消费者深入了解食品安全知识,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各项标准,动员社会力量一起监督。二要加强食品生产厂家对危机的忧患意识,提高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一个企业要想持续经营,没有良好危机处理能力和公关能力,是不可能解决好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三要提高检测水平,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等相关制度措施。这样既保护了我们广大的消费者身心健康,同时也不至于让民族品牌受到无端猜忌。(李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