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日前宣布,全省绿色食品质量稳定可靠,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不过消费者对于市面上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概念则是蒙查查,尤其是不少同品牌同品种的产品差价明显,更让消费者蒙查查。
有机食品究竟是什么,究竟是消费概念,还是真能提供相对安全可靠的产品?
市场:价格标识混乱
记者走访了广州天河城吉之岛和广百中怡店蔬菜区域的有机蔬菜专柜,发现超市里销售的有机蔬菜均为来自北京的同一品牌。
但虽然品牌一致,同一产品,两家超市的标价则大不相同。以土豆为例,吉之岛标价22.5元/千克,而在广百中怡店的价格竟上升了10元/千克左右。洋葱,番茄的标价差异也在10元左右。其中两店的胡萝卜价格几乎相差一倍。
从销售品种和供应量上看,记者发现,广百超市的蔬菜品种和供应量都明显少于吉之岛。当记者询问广百超市销售人员时,工作人员表示有机蔬菜都是当天早上供应,晚上因为卖得差不多了,所以数量会少一些。然而记者发现该专柜里的有机蔬菜上大部分都标明着前一天的日期,而且专柜前的顾客也寥寥无几。
由于总体消费顾客数量大,天河城吉之岛的有机蔬菜专柜前时常有顾客驻足,但在了解了有机蔬菜价格之后,蔬菜大多都没能进入消费者的购物筐。一位在广东南海海洋研究所工作的白领女士挑选了几样有机蔬菜,“买有机蔬菜主要是给孩子吃的”,她表示目前市场上食品蔬菜多受到农药激素的污染,即使有机蔬菜价格很高,但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里的肉菜都尽量买有机的。
混乱的不仅是价格,还有标识。在不同的超市,对于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标示均有不同,在华润万家,标签上有“有机”字样,附有生产的公司名。而在百佳超市,标签上明确标明“基地名称”、“基地备案号”,但没有明显的“无公害”、“有机”标识。吉之岛则有“无公害”、“有机”字样说明。
更有趣的是,记者在好又多南洲店看到,多盒“有机地瓜叶”只有农场的标志没有国家的有机标志。销售员对此解释为:标志是包装时临时粘上去的,“有几盒忘记粘”。有业内人士则表示,不少有机食品并没有通过国家认证,而是企业内部检测中心的认证,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消费者要小心掏了冤枉钱。
消费者:搞不清概念蒙查查
记者采访了几位前来买菜的家庭主妇,他们均表示不太清楚有机蔬菜和绿色蔬菜、无公害之间的区别,同时认为有机蔬菜的价格的确有些高。至于为什么这样高,好在哪里,消费者也是一头雾水。
记者就此咨询超市的促销员,大多也搞不清楚,仅表示是安全不加农药的产品,“相当于自己种自己吃的那种,质量好一些,价格当然贵”。
广东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人则表示,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都是环保安全的食品。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机食品完全不用化学农药、肥料和添加剂,而绿色食品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年限3年,每年还有4次抽检;有机食品标志使用年限1年,一年后需重新认证。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上“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网站或“中国绿色食品网”查询所购食品是否有机或绿色食品。
据悉,有机蔬菜和绿色蔬菜、无公害须达到相关标准才能标注,并得到相关部门的认证。其中,以有机食品为最高级别,绿色次之,之后是无公害。在这三个级别中,均有对应的标志,消费者在选购上述产品的时候可以先看有无相对应的标志。
认证:监管环节暂时缺位
不仅是消费者对有机等概念搞不明白,连准备入行的都是雾里看花。清远人罗钊最近回乡租了70亩的地,计划部分土地用于种植有机蔬菜,而他却遇到认证难题。
据公开数字显示,目前在我国实行的是有机认证机构颁发有机许可证方可从事有机食品的生产和销售,通过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有27家。然而这么多家认证机构,记者致电咨询时却发现,无论从认证收费还是标准,每个机构却都有自己的一套。
一家北京的认证机构表示,办理农产品有机认证最关键的是种植基地的环境状况,比如附近无工业污染源,水质、土壤等指标要达到要求等。为保证种植基地水质、土壤等达标,一般要求基地三年之内没有施用过农药,但沈阳的一家认证机构的负责人则称,如果基地以前使用过农药,只要从申请之日起不再使用,还是能够通过检验。而广东本地一家认证机构则表示,如果缴纳一定的“个人服务费”,则一条龙包过。
“这样一来,从有机蔬菜的认证源头,诚信都在遭受质疑。”原本兴致勃勃的罗钊最后决定放弃认证的念头,准备试验直供市场,让目标消费者直接到菜地感受体验。
据悉,有机蔬菜有国际标准,在我国则由民间机构或国际认证机构的分支机构来认证,国家只是在2005年出台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但政府部门对有机蔬菜的生产、销售以及认证机构进行监管仍处缺位,仅靠行业自律。有业内人士则表示,不乏一些商家直接把普通蔬菜当作有机蔬菜进行销售的,从而获得高额利润。
而营养专家则表示,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的营养成分相差无几,主要是因为有机蔬菜不用化学成分化肥农药,不受环境污染,生长周期较长,因而食用相对安全。(责任编辑:彭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