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PI几近“越线”的表象之外,更有必要分析4月份CPI的异动增幅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四月份中国国民经济“大账”于5月11日出炉,其中CPI出现异动。与往月行业复苏迅猛、房价上涨过快等因素不同,此次CPI的推手落在了持续“高烧”的蔬菜价格上。
尚在二季度伊始,CPI同比上涨2.85%,与2010年的控制目标3%相差无几。央行5月10日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7%,刚刚将短期内加息的“时间窗口”向后滞延,这份燥热的CPI成绩会否再次加速这只“悬空的靴子”惩罚式的砸向市场?
更为严重之处在于,对于此前部分学者、机构持有“本轮通货膨胀乃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输入流动性传导而来”、“央行4万亿流动性下放在控制贷款规模下并无乘数效应”的观点,4月份55.7%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却表现甚“乖”:虽然环比3月份PMI指数55.1%上升0.6个百分点,增幅却下调了2.5%。若根据汇丰(HSBC)5月4日公布的数据计算,中国4月份 PMI则创6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正如摩根大通亚洲及新兴市场投资部门主管Adrian Mowat所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跌40%以上才能化解中国通货膨胀担忧,事实上,在国内原材料库存持续消化前提下,这个因素通过PMI指数检测对于通胀的影响正在逐渐淡化,同时希腊危机直接导致的国际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的涨势中止,无疑是在“站脚助威”。
显然,上述学者及机构所提及的因素在解释四月份异动的CPI上,已然有些牵强。所幸之处在于,在中国,CPI仅代表“一篮子”低端消费品的价格动态,CPI转正、异动,包括暂时的“越线”并不等同于实质性的通货膨胀。因此在CPI几近“越线”的表象之外,更有必要分析4月份CPI的异动增幅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众所周知,蔬菜是季节性产品,相对于猪肉和粮食价格,受短期天气影响较大。2010年蔬菜进入旺季以来价格一反常态的节节攀升,其“罪魁祸首”便是多年不遇的“倒春寒”:气温相对往年较低且波动幅度较大,蔬菜育苗期延后,部分蔬菜烂根或冻死,导致应季蔬菜供应量消减,加之运输费用的普遍上涨,导致菜价集体上扬。
另一方面,针对蔬菜价格上涨或有西南大旱因素的疑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此前已经公开表示,此次旱情不会推动CPI增长:由于旱情又2009年入秋开始,主要影响的是小麦、大麦等秋冬播农作物的生长,但西南地区并不是粮食主产区;同时对稻谷、油菜籽、糖料、烟叶、茶叶等春夏播农作物影响不大,而且糖料、烟叶、茶叶在CPI中的比重很小。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CPI、PPI相继转正、1月份CPI同比上涨1.5% 并由此重新点燃沉寂半年的通胀担忧之际,大家便忽略了天气及季节因素对CPI判断的干扰:当时中国北方正处于意外的暴雪天气笼罩下,同时适逢春节来临。其后伴随暴雪严寒天气因素的逐渐消退,排除肉价、油价因素,粮食食品价格对CPI的拉升作用也逐渐消退。
野村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从全年来看,由于食品供给充足、一季度政府采取一系列遏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的效果显著、消费制造业部门产能过剩而且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2010年CPI 应该处于平均年同比3.0%的温和水平。
当务之急,在人民币升值脚步逐渐临近以及加息预期下,应着手考虑对冲来自国外套利资本流入所带来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在加息“靴子”的落地时机选取上,还须参考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协调行动。相较短期内上涨的蔬菜价格,热钱的流入及呈现效果则是长期且持久的,前者不过是点燃通胀加速忧虑的“虚晃一招”,后者则或许迫使央行应对通胀收紧银根的政策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