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美食 > 美食资讯 > 正文

中国诗歌的最高范畴是什么?文化大家告诉你答案

美食资讯 华山论剑西凤酒 2017-09-14 16:25:57
[摘要]2017年9月2日,“华山论剑 文化中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高峰论坛暨华山论剑西凤酒2017品牌文化峰会的活动现场,张清华与现场2000余位嘉宾、学者激情论见,共论文化传承,一篇饱含文化气息的《中国诗歌的精神》,用文化温暖西安。

  真究其理,抽丝剥茧入微

  传道授业,为诗歌发展解惑

  读懂内心迷津,探明前进之路

  精研诗歌和当代文学,可谓一代大家

  他就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

  2017年9月2日,“华山论剑 文化中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高峰论坛暨华山论剑西凤酒2017品牌文化峰会的活动现场,张清华与现场2000余位嘉宾、学者激情论见,共论文化传承,一篇饱含文化气息的《中国诗歌的精神》,用文化温暖西安。

  如此盛大的一个场景,让我一直恍若在梦中,觉得自个儿变成了金庸笔下的小说当中的人物。今天我们的主题叫“华山论剑”,如果真的论剑的话,我们都应该穿着长袍,衣带飘飘,背一个宝剑在这比试一下,有的人是有真本事,但是没有出手,我属于背着一把虚拟的剑,也没有想出手,因为确实觉得没有什么武艺。昨天晚上肖老师给了我一个任务,让我必须要出手,所以我就非常地惶恐。

20.jpg

  假如说我们的肖老师刚才出了重剑,于老师出了花剑,王立群先生来了一个精采的亮相,我就不知道出了一把什么剑,既然答应了,也要虚晃一下。

  我要谈的话题是肖老师给我的一个题目,叫做《中国诗歌的精神》。虽然做了三十几年的教师,也有少数的心得,但是大言不惭,谈中国诗歌的精神还是让我非常地心虚,我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位救星,一位前辈的学者叫辜鸿铭,各位可能知道,辜鸿铭先生是一位奇葩,他是印尼华人子弟,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去了欧洲游学很多国家,据说懂得十几门语言,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精研中国古代典籍,他用德语和英语写作,他有一本书叫《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非常有意思。

21.jpg

  辜鸿铭有很多的奇葩的观点,有一些是很荒谬的,比如他说男人纳妾是应该的,有道理,就好像是一把茶壶可以配多个茶碗,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假定你家的茶壶多配几个茶碗,但是别人家的茶壶就没有茶碗可配。他还扎着长辫子,五四运动发生了,他还在北大当教授留着辫子,而且写文章赞美最后的一个皇太后,叫做隆裕太后,关键奇葩的是,他还引用了歌德的诗“叫做你是一颗星,往昔的乌云和风暴都已经过去”,来赞美隆裕太后可以辅佐年幼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可以挽回业已坍塌的帝国。

  当然这些我们都要批判,但是它有一个观点我认为很有意思,他举欧洲的几个大国,英国、德国、法国,认为他们的民族精神都很优秀,他说了三个关键词,一个叫做质朴,一个叫博大,还有一个叫深沉。他认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在这三个关键词里面都缺一个“不”,法国人不深沉,英国人不质朴,德国人不博大,虽然他们都有另外的两个优点,但是相应的他认为古代的希腊是特别了不起的,就是这三者都有,既深沉、又质朴、又博大,所以他认为希腊的文明是最高级的,同时辜鸿铭又认为我们中国文化也是跟希腊一样伟大的,这三者都有深沉、质朴和博大,除了这三点以外,还多了一个,叫灵敏。这个观点不见得完全符合国际的看法,每个民族都有它的优点,也有它可能存在的结构性的相应的一个缺点,但是如果把辜鸿铭的这个说法放到中国诗歌里面来谈,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们中国的诗歌,从古至今,我们有太多的遗产,太多的伟大诗人,不朽的作品,也有太多太多的特点,怎么来谈?我觉得可以归结为一个关键词就是灵敏。

22.jpg

  什么是灵敏?灵敏包含哪些东西我也说不清楚,我只是经常有一些感慨,比如说当我们读初唐的一位大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你就有一种叹息不静的,百感交集的感受,说不出来,归根到底他展现的一种才俊,诗人的才俊,和他想表达的意境,应当可以用灵敏来概括,他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极其纤细的,又极其精确和到位的,这样来表达,换一个字都不可以,甚至他的韵,极其的转韵,那也是非常微妙的。

  灵敏这个包含了很多的意思,其中的一个意思是,中国人可能在诗歌当中表达的这种情绪,首先有可能说的是情绪。你看中国人的情绪是非常容易受触动的,即便是一位帝王,他的情绪也非常纤细,比如说汉武帝,刚才几位先生提到汉唐文化,汉武帝是一位文治武功的一位皇帝,连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也对他极佳称道,秦皇汉武。汉武帝有一首秋风辞,那是非常纤细,婉约,甚至有一份颓唐。对于稍晚于他的魏文帝曹丕,曹丕的一首《燕歌行》,也是假扮了女人的口气,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他用了一个女人的口气来写作,这个很有意思。

23.jpg

  同时,这个曹丕是一位很有见识的皇帝,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叫做文以气为主。我认为这个文以气为主就非常微妙说出中国诗歌的特点,这个气是无形的东西,无处不在又化于无形,但是它又是实实在在起作用的,这个气在一首诗当中有多重要?它既是思想,又是情绪,又是经验,又是内容,又是形式,还是语言还有节奏,音乐和神韵,气包含所有,让所有的东西都化于无形之中。你想想中国诗歌是有这样的禀赋和特点,一首好的诗歌一定是有气的。我经常在课堂上让我的学生们高声齐诵像《春江花月夜》这样的诗,高声齐诵李白的《将进酒》,学生们就很有感觉,多读宋词又变得无比纤细和微妙,读宋词显气和聚材,读唐诗养气,这是养气和聚材是中国古代的精髓。

  中国古代诗人是多愁善感的,诗经里面有一个篇章《黍离》,看到田野里的谷子和其他的庄稼都长的很好,但是这个人在这偏要叹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知道的我忧心忡忡,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有什么现实当中的物质的所求,哎呀,苍天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此何人哉,这是谁啊,他有几分自我欣赏,最终他是自我欣赏的。这个人的忧是什么忧,这个人的愁是什么愁。到了李白那里有一个说法,万古愁,就是李白将进酒里面讲的万古之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个万古愁是中国诗歌的主题,和灵敏有关,什么是万古愁,是为什么愁,为稻子还是为谷子,不是,也不是为衣裳和现实某个利益所愁,它就是一个形而上学之愁。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那样一种愁,说不清楚,但是又确实在,关怀着这个世界,关怀着天下苍生,关怀着自己的处境和身份,一种无形的,又无处不在的一种高尚的,又非常小儿女的儿女情长的,一种愁。

24.jpg

  所以中国古代诗人,他们常常能够把一种个体的,小的愁绪把它升华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一种永恒的这样一种情怀,我觉得这是中国人很了不起的地方。我们读西方的诗歌,觉得和我们的诗歌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读雪莱,可以看到雪莱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体任,比如西方颂里面讲的,我要用我的嘴唇告诉全世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种对于未来的希冀,这是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学精神,可是中国古人不这样看,像一位落魄的皇帝,南唐后主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个皇帝如此没有出息,如此多愁善感,不爱江山爱美人,可以说是太颓废了,可是古往今来诗歌为我们留下的满怀激情,尚达于天地的豪情壮志,当然也包含了这样一种小小的愁绪,甚至是一种颓废。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美学是无比丰富的,中国诗歌的精神是极其纤细,复杂和敏感的,既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动,人生的各种经验在中国诗人的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无所不在。

  归根到底是把这样一种个人的情绪,升华为一种巨大的情怀,所以我就喜欢李白的《将进酒》。我女儿读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老师让她背诵,一个小孩子在屋里背诵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她背到这突然停下来,叹息一声说,“咳,这是什么人生观啊?”这是一个小学生,她的那种道德感,特别正面的道德感,她对于这样的一种诗句表示不解、不认同,但是当她慢慢长大她就认同,这首诗里面包含中国诗歌的精神,中国人的精神,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讲的也是一种大关怀,他是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去讲的。

25.jpg

  最后还是要落脚于李白的《将进酒》,万古愁是中国诗歌最高的范畴,今年是中国新诗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新诗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面到多样,从比较迂腐和愚笨到灵敏和纤细。昨天我注意到,我们在朗诵会,音乐会上那位朗诵艺术家,食指老师的《相信未来》,他朗诵很好,他是表演艺术家,有时候有一个小小的一个音节,如果有偏差,他也会使得这首诗的诗意出现问题,今天早上我和他交流,我说“相信未来”,这个“来”怎么读?不能往上挑要往下压,“当蜘蛛网无情查封了我的炉台,我依然固执的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不能往上挑,要不就改变了这个诗的诗意,一首诗灵敏到什么程度也表示了它的复杂性和它艺术上达到的境界。

  新诗诞生以来出现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我就不一一列举,我最后用海子的几句诗做结,因为海子我认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有很多的人对他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我也有时候表示怀疑,但是我让我的学生们在课堂上高声齐诵《将进酒》,甚至我们要共同回味一下《离骚》以后,让学生再一起最后读《祖国或以梦为马》,我再问学生们,我说你们觉得新诗和古诗,海子的诗和李白的诗能不能接起来,大家认为说能,从语言的气息,从他的思想的境界,从表达的那个敏感性上,能不能成为一个整体或者一个谱系,学生们齐声回答说能,但是我说,我可什么也没有说。

26.jpg

  “万人都要将此火熄灭,我一人将此火高高举起;藉此火得度一生茫茫黑夜;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周天子的雪山,我也愿像以梦为马的诗人那样,我选择永恒的事业,我的事业就是太阳的一生,它无比光明,无比辉煌”。

  原诗我背不下来,但是我觉得,读完了这样的诗以后,学生自然会对于这个中国的传统的语言,古典的诗歌和现代诗,和现代语言之间建立一种血肉的联系,建立一种内在的气息贯通的理解,这也意味着中国新诗毫无褪色的汇入了中国诗歌的不朽的篇章,变成了它五大体系的一部分。

编辑:刘潇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诗歌 文化大家 华山论剑 西凤酒

上一篇:寻找古城新味 师情路上感恩有你相伴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