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王子”冒充“茅台”、“尖庄”冒充“五粮液”、“赖茅”冒充“红花郎”……针对以次充好的假酒市场泛滥,柳州警方大力打击造假案。仅2011年上半年,柳州警方就先后查获数起假酒案,案值超过2000万元。
|
第四、“分工协作”导致对不同犯罪分子量刑较轻。
当前流行的制造假酒方式一般不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很大伤害。目前公安机关对于制造假酒一般是按照“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等《刑法》规定的内容进行处罚,其量刑难以有效震慑犯罪分子,致使犯罪分子有恃无恐。
郑卫民说:“只要喝不死人,这些人就知道事情不严重,就没有什么畏惧心。”
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建议:一是高档白酒生产企业应尽快将防伪标志进行升级换代,二是尽快将升级换代后的鉴别方式,向更广泛的消费者传授,三是以大案要案为突破口,树立正确的高档酒消费观念。
“宁让人喝假酒,也不能损害品牌信誉”的荒唐逻辑
同一类型的低档酒,直接灌装之后充当高档酒,这几乎成为酒类造假行业中公认的手段。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厂家也好、专业的打假队伍也好,总是在强调高档酒的各种防伪措施,而不愿意向消费者普及高档酒酒品、酒味、口感等更为专业的辨伪知识。
采访中,公安系统一位办案人员向记者透露了企业的两难心态如果将辨伪知识传递给普通消费者,就必然会产生这样一种结果:消费者突然发现,平时自己喝到的高档白酒中,竟然存在着大量滥竽充数的情况,会沉重打击消费者对品牌高档白酒的信心,严重损害品牌白酒苦心孤诣建立起来的各种渠道、网络、品牌店;然而,如果不能把这些知识传递给消费者,消费者往往又会持续陷入品牌高档“假酒”的泥潭中。
公安局的办案人员表示,就品牌高档白酒而言,企业的一般心态竟然是:宁可让消费者常年喝假酒,也不能损害品牌高档白酒的信誉度。
在这种荒唐的逻辑下,所谓的品酒师、辨伪师,他们所掌握的神秘辨伪技术,不仅不能用于帮助品牌白酒逃避造假和免遭质疑,反而成为大量假酒充斥市场的“技术瓶颈”。
“从我们多年来打击假酒产业的经历来看,无论防伪标志做得多漂亮、条形码、客服电话做得多到位,查获的假酒总能让高档白酒有一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扼腕之痛,究其原因,当是高档白酒始终缺少"俯身向下"、"扪心自问"的道德感,不愿意将本来并不神秘的品酒"秘诀"传授给广大消费者。”
这就仿佛是金庸小说中的武林高手的“绝世秘籍”,由于没有得到更多的传人,只学到一招半式的传人行走江湖时,只能过着一年不如用一年的日子。
高档白酒的“神秘标签”成为“辨伪鸿沟”,表面上看短期内受伤害的是众多消费者,从长远上看,生产白酒的品牌企业最终会受到市场的否认和质疑,“鸿沟”划出的不是天边美丽的彩虹,而是企业永远的伤痛。
犯罪嫌疑人:对自己造假“工艺”非常“自豪”
包括茅台、五粮液、郎酒等高档白酒假酒犯罪猖獗,大量充斥市场,而这些假酒又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如何流入市场的?《经济参考报》记者深入办案一线,与刚刚被查获的制售假酒的犯罪分子“面对面”,从而摸清了整个制假售假的“黑色产业链”。
|
|
相关新闻 |
|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
|
|
|
热辣资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