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记者再次来到了蓝田县华胥镇这家粉带加工厂,发现工厂的大门依然紧锁。记者绕到加工点后面的庄稼地里,看到工厂的院子里挂满了粉带,几个用来烘烤粉带的房间房门仍旧用隔热布紧紧地捂着,种种迹象表明,这里的生产仍在继续。但是烘烤房里是否还在使用工业硫磺呢?由于大门紧闭,记者无法了解到里面的真实情况。考虑到生产领域的问题贵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管理,记者拨通了蓝田县质监局的举报电话。
蓝田县质监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是这,我把这情况赶紧给领导汇报一下,然后派人下去检查,你把你电话给我留一下。
留下记者电话号码,工作人员嘱咐记者在原地等候,说是执法人员一会就到现场。可让记者纳闷的是,蓝田县城距离华胥镇不过十几分钟的车程,记者从上午十点半一直等到了下午一点半,三个多小时过去了,也没有看见蓝田县质检局执法人员的身影。下午两点多,记者再次来到蓝田县质监局。
记者:派的谁去了?
蓝田县质监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给我们业务科说了,说了是个啥情况,他们说他们上一次已经检查了。
记者:谁检查了?
工作人员:上一次还是他们综合科。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已经把情况反馈到来业务科室,业务科室人员说:这家厂子他们前几天已经抽检过了,今天没有再去的必要。
记者:上次因啥进行了抽检?
蓝田县质监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我不清楚。
记者希望见见业务科室的人员,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可这位工作人员又说,业务科室的执法人员都出去检查了。
蓝田县质监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他们下乡着呢,可能一时半会赶不回来。
记者:在哪儿下乡着呢?
工作人员:呀!我刚没有问。
既然暂时见不到业务科室的人员,记者就希望得到相关人员的电话,进一步核实情况。
记者:所以我想要他的电话,看上次查的和这次群众反映的是不是一回事。
蓝田县质监局办公室工作人员:那我就不知道了。
记者:你把他电话给我。
工作人员:这是人家私人电话。
这时,记者意外地注意到蓝田县质监局一位副局长办公室的门打开了。
蓝田县质监局副局长吉小卫:今天我局长在市上开会去了,另一个副局长在民政上开会去了,我马上还要到政府开会。
没说两句话,这位副局长便急匆匆地离开了办公室。而对于记者的举报投诉,这位工作人员显得很不以为然。
蓝田县质监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我觉得有啥了具体下来再说,人家在外面下乡着呢,一时半会回不来。
记者:那边正在非法生产,回头再说的话,咋再说?
工作人员:他们已经在生产?就是说上一次检查时已经把样抽了,已经送检了,结果没出来,现场有的产品该封的封了。
从采访当天上午十点多钟记者和蓝田县质监局取得了联系开始,一直到下午四点多,记者既没有见到也没有联系到蓝田县质监局业务科室的工作人员,无奈之下,记者只好离开了蓝田县。就在返回单位的途中,记者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说自己就是华胥镇那家粉带加工厂的老板,要求与记者见面。记者感到很纳闷,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只是向蓝田县质监局举报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粉带厂老板如何能这么快得知道记者的联系电话?
我们来连线评论员袁秋香,听听她对蓝田县质监局如此执法的看法。
评论员袁秋香:国家为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三令五申花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但是蓝田县质监局,他们是执法单位,却偏偏为这些劣质粉条食品生产者大开方便之门。那么,这中间存在着怎么样的利益交换呢?而且,他们这样执法,我们国家的法律怎么落实?食品安全又从何谈起?
在蓝田县质监局的宣传栏里,记者看到这样一条工作原则:“使来访者和咨询人得到满意的效果,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和搪塞”。在掌握了确凿证据的前提下,记者前去反映问题,尚且如此,那么在平时,广大群众的投诉会遭遇怎样的冷脸也就可想而知了。眼下正是全国整顿食品安全的关键时刻,蓝田县质检部门如此态度,实在让人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