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频繁爆出菜价暴跌,多种蔬菜滞销,很多菜农心急如焚。而居民“菜篮子”并未明显减轻。
菜价就像跷跷板,一头连着菜农,一头连着消费者。如何在稳定“菜篮子”价格、支持“菜园子”建设上找到平衡点?记者深入蔬菜生产、流通一线,进行了追踪采访。
卖菜难,为哪般?
追高价盲目扩大种植面积,造成供需失衡。农民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应对市场波动能力不强
4月28日,山东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公路两旁随处可见一片片早已成熟但尚未收获的卷心菜。
“今年算是白忙活了”,提起眼下的菜价,东王村农民张宗英一肚子苦水,“去年最高卖到1块多,都想着今年多种多挣钱,可谁成想突然成了这个样子。”
张大娘家共有3亩地,由于去年行情好,今年全部种上了卷心菜。可最近唐王镇的卷心菜节节走低,这让她忧心忡忡。“今天一斤才卖8分钱,比昨天又落了5分多,每斤卖到4毛钱才能保本,今年不但挣不到钱,还得倒贴不少。”
往常这个时候,为保持卷心菜的新鲜度,张大娘每隔四五天就要给地浇上一遍水,由于行情不好,今年菜地里丝毫看不到浇灌的痕迹,“浇一亩地至少要用10多度电,每度电要8毛钱,现在每天卖的菜还不够电费钱,浇不起了!”
菜价的下降,反而造成滞销。“25000多斤菜,现在卖了还不到一半,往年这个时候早已经大部分卖光了。”张大娘告诉记者,即便菜价已低至每斤几分钱,剩下的1.5万多斤卷心菜仍然很少有人问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