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外地人进京干厨师
“最早就是山东老家来的一些伙计和厨子。”廊坊二条爆肚冯的掌柜冯伏生说,“我家祖籍就是山东。改革开放前,那会儿大都是老爷子亲手爆。改革开放后,北京的外来人口很快就多了起来,北京人吃喝拉撒睡都离不开外地人了。店里也是这样。这些年,来自各地的厨子、服务员都有了。”
小肠陈、便宜坊等老字号的情况也都类似,尽管北京的小吃其实来自中国各地,但真正出现了大批的外地厨师,还是出现在80年代以后的开放时期。“北京人不好使唤,吃苦能力差,这是事实。但是北京人真做事情的时候,一般不投机取巧。”爆肚冯门口,几位忙完饭店活计正在抽烟的伙计在聊天中说。
大饭庄里北京厨子才多
如今,便宜坊这个老北京人人熟知的品牌,已经从烤鸭店变成了便宜坊集团,旗下有着便宜坊、都一处、一条龙、锦芳小吃等多家老字号。据便宜坊集团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集团的厨师总数至少得有三四百人。“锦芳小吃的厨师,有四分之一都是北京人。而便宜坊烤鸭店的北京厨师要占到八成以上。都一处的北京厨师也超过一半。”后厨的厨师长,几乎全都是一水儿的北京厨子,“这需要几十年的经验、水平积累,才能当上管事的大厨,能有这些资历经验的,现在几乎还全都是北京人。”
对于“买卖越大,北京厨师越多”的问题,工作人员说,由于烤鸭、烧卖不仅具备北京特色、工序相对小吃繁杂,一些老店还保存着历史中形成的“师父带徒弟”的规矩。“拿便宜坊来说,有的烤鸭品种是有专利的,都一处的烧卖皮也是保密手法。老师父传授给你,得看准了你确实有这份心这份力,后厨帮工的北京和外地小伙子都不少,但是能得到真传的并不多。”
小吃配方学走技术自立门户?
是不是只要味道差不多一样,用哪个地方的人都一样呢?未必。“爆肚要的就是火候,这并不难,但是各家的小料味道都不一样,所以您去各家吃,感觉才不一样。”冯伏生说。据他介绍,目前爆肚冯三家店的小料,都是由冯广聚老爷子和大儿子配置,“其中包括一些中药、佐料,只有我父亲和大哥知道做法,我都不知道。这个配方算是个秘密。”
业内人士说,在小肠陈店里工作的员工,每个月都有数百元的“保密费”。对于这个配方,曾有一些人想要出高价购买,虽然小肠陈并没有出售,但却被一些“主刀”带走,后来这些“主刀”在北京一些地方开设了自家的卤煮店。
“没有,不可能。”对于“配方外泄”的说法,小肠陈南横街老店的女店主说。对于具体情况,她没有回答,表示记者可以找小肠陈草桥店主管宣传的工作人员处了解情况。而记者昨天致电小肠陈草桥店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了解来意后,表示自己并不知情,说将在了解情况后回复。但截至发稿时,对方并没有给出答复。
“一旦得到真传,集团会在劳动合同中加入保密协议,收入也会增加大约一成到两成。”便宜坊则以签订保密协议、增加收入来保证自己的秘密手法、配方不会外流。
专家分析城市发展带来大融合
“北京作为首都,文化不能封闭,人们思想的地域性也不强。这样的城市,人口结构一直都在发生变化,30年代的八大楼中,山东厨子就有很多。”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说。“相对而言,小吃界确实有着北京人掌勺的传统,这是和家庭经营的方式分不开的。小吃更多保存了北京风味,徒弟学完带走的机会很少,因为大多数情况都是父亲传给儿子,一般不往外传。改革开放对北京来说又是一次人口大变化。虽说三代的北京人并不多,但开放后必然带来生活方式乃至小吃口味的变化,老字号后厨自然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
“除了炒肝、卤煮火烧一些小吃,像砂锅居这种真正北京的原创大饭庄其实并不多,很多都是外地来京,由于北京条件好些,在北京发展起来了。所以,北京的菜味是博采众长,无论是让外地的厨子来做,还是北京的厨子来做,其实味道未必会有什么区别。而小吃的经营范围本来就有限,加上相对简单易学,更多外地人来做,也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北京民俗学会会员韩硕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美食频道>>>
|